黑龙江日报1月19日讯 “幸福之城”是什么样儿的?1月5日闭幕的七台河市八次党代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经济繁荣、人民富庶、城市秀美、社会文明、充满活力、独具特色。从现在开始,市委带领全市92万人民,向“幸福”出发了。
“幸福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经济繁荣的七台河。GDP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设人民富庶的七台河。居民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全面完成,社会事业满足群众需求,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3.2万元、1.68万元,年均增长14%、15%。建设城市秀美的七台河。“十项整治”成效显著,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空气和水源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提档升级。建设社会文明的七台河。社会管理“八大工作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明显,诚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建设充满活力的七台河。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经济提档升级,发展环境继续优化,外商投资更加活跃,全民创业热情进一步高涨。
建设“幸福之城”,就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这个市提出,连续五年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不懈地狠抓招商引资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以建设大园区、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支撑经济快速崛起。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各个区域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特点,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功能区优势,加快构建“八区两带”产业功能区新格局。“八区”就是做强做大8个重点产业园区,包括经济开发区、红鲜煤化工园区、新兴木制品园区、中心河煤炭深加工园区、东岗煤电化园区、长兴工业集中区、互助精细化工园区、新兴物流园区,把“八区”建成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崛起最强劲的增长极,推动主导产业多元发展。“两带”就是打造以桃山区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勃利、茄子河、金沙新区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做强第三产业,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建设“幸福之城”,就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打造一流人居环境。这个市提出,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大战略,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举措,打造新七台河形象,构建大七台河格局。高标准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严格规划执法,坚决杜绝随意变更规划,确保添一处建筑、出一个精品、成一道景观。深入持久地开展“十项整治”活动,始终把供水供热这个基本民生问题作为整治的重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管网设施,确保两年内建成区全部实现全天供水、供热达标;继续推进临街楼体立面整饰,规范牌匾广告,三年内完成全部旧楼保温改造;加大居民区整治力度,健全业主委员会,彻底解决弃管楼问题。把治理空气污染作为“环保一号工程”,集全市之力打一场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尽早让全市人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决心带领全市人民,真心热爱这座城市,精心打造这座城市,把七台河建成现代气息与简欧魅力相融合、湖光山色与精美建筑相映衬、基础设施与管理服务相配套,本市人引以自豪、外来人流连忘返的秀美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