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0日讯 记者从市农机办获悉,近年来,随着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田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保佳木斯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通过增强种子细胞的活力使农作物生长良好,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去年佳木斯市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在全市各县(市)、区重点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全市共处理水稻种子2.55万斤,玉米种子2.32万斤,大豆种子2.1万斤,种子处理后平均增产8%。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佳木斯市去年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示范点设在富锦市锦山镇、上街基镇和头林镇,已高标准建立示范田4万亩。
积极引进水田机械化新技术。去年春耕生产期间,市农机办在桦川县创业乡召开了水稻钵体摆栽现场会,参会人员现场观看了摆栽秧苗,还观看三天前摆栽的秧苗和三天前不是摆栽的秧苗的苗情,参会人员清楚地看到,经过摆栽的秧苗长势良好。而不是摆栽的秧苗正在缓苗阶段,秧苗发软颜色发浅。实验证明,摆栽秧苗无缓苗期、苗壮、根系发达、生长期延长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8%左右。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