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6日讯(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王蕊) 春节假期刚过,人们纷纷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但哈尔滨的李女士却刚刚结束在医院为期一周的治疗,在除夕当天,李女士正是因为寒冷天气下患了“小中风”住进了医院。
除夕的下午,为年夜饭忙碌了一天的李女士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还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身体僵硬麻木,让李女士有些惊慌失措,就及时来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而刚到医院的李女士,这些症状却很快完全消失了。经过医院的检查后,李女士被医生告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典型的“小中风”症状。医生表示,“小中风”的症状可以迅速消除,但短期复发的风险也很大,复发后形成脑梗塞的几率超过3成。
据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医生陈丽霞副教授介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于小血块阻塞血管或血管痉挛而发生的,发作比较迅速。“小中风”发生时通常会有明显的症状,包括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身体失衡、视力模糊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像李女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短期内又过度劳累,才会病发。
据统计,“小中风”发生后,半数的患者在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1成患者的脑梗死发生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90天之内。小中风的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许多人往往以为只是身体发出了错误信号,殊不知这正是中风的预警信号,以致许多人错过了及时预防治疗的时机。
据了解,仅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在春节期间就接治了20余例脑出血、脑梗塞、小中风、急性脑炎等疾病的患者。专家表示,由于春节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导致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多。陈丽霞特别强调,此类疾病的治疗绝非一劳永逸,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上加以注意,否则反复发作则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此外,有饮酒吸烟习惯的人群,要格外预防和警惕“小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