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热土 一心为民
——记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林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完成了愚公移山的壮举,10年填土造田1200亩,使全村耕地翻了一番。
他,是最小的“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却赢得了1200多名农民的拥戴,带领村民苦干40年,把一个负债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拥有集体资产1.8亿元的全国500强村。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林。
勇挑重担,撑起发展的风帆
1973年,23岁的张秀林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当时的长营村有17万元的贷款,是镇上多年的后进村。张秀林想,既然当上村支部书记,一定要让乡亲们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
经过反复琢磨,张秀林决定带领大家搞副业、跑运输、挣外财!他和几个村干部凑了600元钱,把村里一台破旧的“东方红”拖拉机修好,开始进山“倒套子”。这台拖机车没有驾驶棚,跑起来风像刀子一样,棉袄一下子就吹透了,几天下来,他的手冻裂了,手背肿起老高,五个指头都伸不直,脸冻得乌黑,鞋和脚冻在一起,半天脱不下来。这一冬,张秀林用血汗赚回来一万八千块钱。第二年,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台胶轮拖拉机,再干一冬,又买了一台“铁牛55”和一台“胶轮28”。几年间,张秀林带领村民靠搞副业的收入相继办起了制钉厂和机修厂,不仅还清了外债,账面上还有了六位数的存款,长营村终于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1986年,张秀林利用村办企业积累的资金作为本金,吸收村民入股成立了当时全省第一个农民合作基金会,办起了运输队,发展运输专业户66户。1993年,长营村承揽了301国道36公里的土石方运输任务。两年多时间里,车队为村里赚回了1300万元。
埋头苦干,筑起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为解决村里人多地少的问题,张秀林把目光放在了修建哈绥铁路遗留的土坑上,开始了“填坑造田”工程。张秀林带领乡亲们白天拉砂子、河流石,放炮取土;晚上,就挤在临时搭建的大棚中相互取暖。为了圆再造一个长营村的梦,张秀林竟十几个冬天没回家,硬是填沙石360万立方米,再造了1480多亩耕地,他被誉为“当代愚公”。
土地有了,张秀林又开始琢磨黑土生金的事。他促成村里与东北农大合作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所,发展水稻优良品种繁育。2003年,村里租赁周边六个村8820亩耕地,成立了拥有面积10300亩的尚志市长营现代农业园区。2008年,出资480多万元收购原尚志市种子公司,成立黑龙江省长营种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科研、实验、示范、生产、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良种产业。
为了让更多群众致富,村里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扶持农户发展浆果产业,投资790余万元建立了黑龙江长营食品有限公司,走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如今,长营食品公司已经发展成拥有3400万元资产的冷冻加工企业,带动周边两镇一乡2000余户从事浆果生产。
“集体经济好了,单靠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不行,还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张秀林牵头将28家集体企业资产进行重组和整合,成立了黑龙江长营股份有限公司,下设8个分公司。同时,还吸纳村民入股资金800余万元,使每个农户都成为股东。2010年,长营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6200元。
率先垂范,打造坚强堡垒和先锋队伍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我们班子。我们一定要带好头”。张秀林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他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以“支部+合作社”为重点,认真开展“发展型”党支部创建活动。分别在村绿色水稻合作社、浆果合作社、运输合作社中成立了党支部,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找准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长营村都代表尚志市委展示活动成果,并受到好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带头承诺为村民做10件实事,有了书记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其他党员纷纷结合自身优势,认真开展承诺、履行承诺。在长营村,群众看到的是张秀林带领党员干部奋战在项目工地,看到的是党员大户在浆果基地为群众传授技术、看到的是支部成员为五保户打扫庭院……
群众都说:“张书记带的队伍就是和别的村不一样,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先锋队”,是我们老百姓的主心骨。”
一心为民,树起百姓心中的旗帜
在长营村,村民们亲切地叫张秀林“张全管”,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找张秀林。对村上7个五保户,张秀林都主动负责养老送终。
按照规定,这些年因为村里企业效益好,张秀林应该得到的奖金就有上百万,他不但一分没要,还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村民。长营村每年都从办企业上缴的利润中提取60%的资金按人口分给全体村民,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年龄分别发给养老金,对病故村民发给1000元丧葬费,对考入大专以上学校的学生每学期发给1000元的助学金,对建新房、买楼房的给予5000-10000元的住房补助金,对退休村干部每年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村民合作医疗和一事一议资金全部由村里支付……
今年,张秀林又为村民规划建设了格局为两层、多层、小高层住宅新区的长营新村,占地6.68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大型沼气站,让乡亲们过上了和城里一样的生活。
几十年的工作使张秀林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实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已八届,每届选举张秀林都是满票当选。张秀林说:只要我的身体不倒,我就永远站在长营村发展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