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的城市美容师
——记黑龙江省鸡西市环卫局垃圾处理厂公厕管理站站长陈艳君
陈艳君,今年50岁,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老党员。1990年,她来到鸡西市环卫局工作,从公厕清扫员、质量检查员、公厕管理员到公厕管理站站长,一干就是21年。21年来,她在常人难忍的气味中工作,从未喊过一声累,用勤劳的双手清扫出城市洁净的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铸就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面对工作,她身先士卒,甘于奉献
陈艳君每天早上4点30分就骑着自行车离开家门,沿着铁东委检查厕所卫生。东到钢铁公司,西到动植物园,南到红星乡,北到北环路,全市232个公厕每次查看都得两个多小时,21年来天天如此。
鸡西市市区很多旱厕建设时间长、陈旧老化,而且蓄粪池浅。夏季,每逢遇到大雨,小公厕就灌满了,随时会发生粪便外溢现象。她常常顶着大雨,与清掏工们对公厕进行巡回清掏。有的居民把垃圾袋和各种废弃物往厕所里倒,致使直径只有15至20厘米的吸粪管经常被堵住,她就得用手伸进去一点一点地掏,她常常被熏得呕吐不止,弄得满身是粪便。有一次,她带领工人们去吃工作餐,刚进小吃部几步,本来热情相迎的老板娘见到他们立刻变了脸,捂着鼻子斜眼瞟着她:“什么味儿啊,这么大。”虽然声音小,但却像有根针扎进了她的心里,有哪个女人愿意被人捂着鼻子说臭呢?她转身带着同事们买了盒饭回到单位吃。后来,她逐渐调整好了心态,笑着说:“干再脏再臭的活儿,只要为他人带来洁净就是值得的。”冬季,厕所只能人工进行清掏,有时人手不够,她就自己带着工人亲自清掏。有的厕所狭窄,蓄粪池又浅,必须蹲跪在粪池里用镐一点一点刨,刨起的粪渣崩得她满身满脸,常常是腰、背、胳膊累得又酸又痛。尽管如此,都没动摇她从事公厕管理工作的念头。同事们关心她:“老陈,你都50岁了,都快退休的人了,干活儿还那么卖命,怎么那么傻呢。”是啊,她很“傻”,为了公厕的洁、齐、美,无怨无悔地工作在公厕清掏第一线。
面对困难,她冲锋在前,勇于承担
每次处理和公厕有关的突发事件,从来少不了陈艳君瘦而坚定的身影。
2010年7月4日,鸡西市区由于强降雨突发内涝,领导紧急安排她带领吸粪车辆及工作人员到受灾最严重的人友桥下,协助市政设施管理处等专业部门抢险救灾。她一面高效完成桥下清淤任务,一面利用短暂休息时间带领车辆对市区内容易外溢的厕所进行清吸。一根3寸粗的清吸管有200多斤,一般男同志拿上拿下都要费好些力气,一天下来她却要反复循环作业十几次。累了她就在车里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和工人们站在淤泥里吃几口包子。抢险工作进行到深夜,其他女同志都已经回家了,她却坚守前线。一干就是一夜。第二天,她看到个别商户急着抢运货物,导致现场混乱,又主动协助交警引导商户们按秩序外运货物。
在她工作的21年中,不分昼夜奋战在抢险一线的次数已经数不清,每次别人劝她先回去休息,她都不肯,直至事故解决。
面对家人,她无睱照顾,充满愧疚
陈艳君的工作性质,使他对家人的照顾时间很少。丈夫突发心脏病,她正奋战在清运雪一线,女儿为了让妈妈安心工作,独自带着爸爸去了哈尔滨做检查,她后半夜回到家中看到女儿留给她的字条,内心十分酸楚。
婆婆住院,她为了不耽误工作,晚上在床前陪护,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候,清早匆匆奔赴她热爱的岗位,打起精神开始一天的工作。
女儿大学放假回家,她起早贪晚地忙工作,为了不让她工作分心,女儿每次都提前返校。每次送女儿上火车时候,她的内心都充满了不舍和愧疚,哪个妈妈不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为了全市公厕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我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不后悔。”陈艳君以一名党员的人格力量,坚韧、执着地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奉献给了环卫事业。2008年以来,她先后获得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城市美容师标兵、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