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龙江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新理念创出新特色,以新机制推动新发展,切实做好“面向农业产业、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截至今年6月末,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资产总额达1,12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1,037亿元,向全省投放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7.98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一、以三大特色业务为核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面向农业产业,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银行。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支持重点涉农贷款项目;拓展业务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结合市场情况,研发了农机合作社贷款、农场职工贷款合作项目、进出口银行合作信贷业务和委托代理业务,开展“泥草房改造贷款”、“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政策补贴性业务;按照农村土地流转的整体目标,对“撤屯并村”、“农民宅基地改造”等新业务需求设计了信贷产品;为伊春蓝莓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与用友公司合作,开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软件;加大“惠农链”农业供应链金融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在第八届粮食经贸洽谈会、首届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高峰论坛、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对接会期间,与中央和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沟通,通过媒体宣传推广“惠农链”产品。二是面向中小企业,全力开创IPC小微信贷的新局面。按照建设小企业专属品牌和银监会六项机制的要求,明确了以渠道建设和人员培养为基础,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打造具有龙江银行特色的小企业信贷品牌文化的工作方向和“四专三易”的品牌思路,在小企业信贷中心试行事业部制管理,独立经营;根据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大力推进IPC小微信贷模式的创建,结合不同发展时期小企业经营和需求特征,研发了“的士贷”、“增信贷”等系列产品,使小企业信贷产品达到了20余款,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6月末,小企业贷款户达到3万户,户均仅24万元,有效解决了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面向地方经济,有针对性地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省委今年提出的“产业项目建设年”的要求,积极支持大兴安岭棚户区改造项目、哈齐客专项目、省直机关群力新城、大庆林甸温泉果蔬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提升社会形象,打造“龙江人自己的银行”。为使“龙江银行、龙江人自己的银行”落到实处,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近在身边的贴心服务,启动了“小龙人进社区”项目,全省各地市20个分会场在同一时间、同一模式,声势浩大地宣传龙江银行社区银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小龙人”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并以此为基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开展了“悦动新春、喜迎玉兔”、“激情之夏、小龙人进社区”个人业务营销等竞赛活动;以基层各党支部和团支部名义开展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与街道社区共同举办红歌比赛、消夏晚会15次。通过抓社区银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个人业务的稳定增长。为提升社会形象,增强影响力,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了认领红松100万元、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更换视网膜晶体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强化了广大员工“以行为家”、“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开展了为汶川、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共捐款100余万元,并派人参加赈灾活动。
三、坚持服务立行宗旨,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制定措施加强行风建设,出台《龙江银行网点文明标准服务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细化网点文明服务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上半年累计召开全体分、支行行长会议20余次,部署开展网点大检查,重点检查客户关心的网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收费等问题,并安排专人负责客户投诉处理及回复工作。聘请多名行风监督员对各营业网点文明标准服务进行明查暗访,重点检查网点是否存在作风粗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问题,并将检查情况通报全行。向客户累计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查找出行风建设需要改进的问题60余个,邀请客户代表现场开展行风评议6次,对客户代表提出的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措施、服务手段、服务语言、服务收费、服务理财等方面问题,逐条进行解答并落实整改。同时,注重发挥党组织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总行机关和基层支行服务窗口设立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岗和模范党员示范岗,广泛开展承诺服务和示范服务,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先进带动后进,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