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熠熠映北极
——记中共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委员会
漠河县北极镇,是中国最北端的地方,被誉为“神州北极”。在漠河县北极镇委员会和全体党员的带领下,北极镇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人均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1%的旅游名镇。多年来,北极镇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景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
抓党建,壮“龙头”,红色队伍引领发展路
“北极镇拥有北、冷、新、奇、特等地缘优势,要突破转型发展的瓶颈,就要发挥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快旅游名镇建设步伐,让经济火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看着每天络绎不绝的旅游团,北极镇党委书记陈振宇对全镇推行的“组织牵头、党员示范、全民跟进”党建工作模式充满了信心。
建镇只有55年的北极镇辖北极、北红与洛古河3个行政村,全镇下设基层党组织7个,现有党员124名。为了把独有的“中国最北、极地天象、龙江之源、圣诞世界”等垄断性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发展优势,镇党委连续开展了“发展旅游业,我们有什么”、“发展旅游业,我们做什么”、“发展旅游业,我们要什么”三个专题讨论,耐心细致地向农民讲解发展旅游业的长远利益。同时采取镇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户的方式,建立了“一对一”帮扶项目、“面对面”传授技术、“心贴心”解决难题三大机制,逐步化解部分农民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等问题。
结合镇情实际,镇党委牵头兴办了小菜加工、榨油、酿酒、鹿产品开发等示范项目,及时协调政策、争取资金、提供信息、开拓市场。整合了协会组织,突出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等5个协会的作用,镇党政班子成员主动入驻协会,具体负责协会论坛、专业讲座、行情发布、日常管理等工作。仅一年时间,北极村的甜瓜、西瓜协会会员就达75人,推广甜瓜、西瓜150亩,新增现代温室节能大棚9栋、3500平方米,当年温室甜瓜、西瓜年纯收入实现96万元;养鹿专业户发展到10户,鹿存栏总数达380只;肉牛存栏496头,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链初具规模。
抓经济,强“龙脊”,绿色产业铺开致富路
“我们原以为北极很落后,来了才知道,这里不但风景美,服务更给力!”2011年8月3日,海外学人龙江故乡行旅游团对他们的“找北之旅”十分惊喜……
景美、人好、服务优。这是北极镇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始终坚持的定位。不到3年的时间,北极镇通过向上争取、多方融资等途径,完成旅游业总投资26984万元,修建了16公里的白色路面,建成了北极广场、北极沙洲、最北一家、北陲哨兵、金鸡之冠、神州北极碑、日伪电厂遗址、少数民族风情园、北极圣诞世界等著名景点,平均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全镇符合标准的家庭宾馆已达到113家,日接待能力增至1200人,仅北极村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户就达到了249户,占总户数的36%;特色种植、养殖以及加工业大户50多户。镇党委先后选树党员致富典型32个、小康示范户18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4个,并新组建了游艇协会,统一购置9艘符合安全要求的游艇,适应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当年增收150万元。
目前,北极镇平均每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其中,2010年接待了国家级领导8名,省部级领导183名,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0252元,分别高出全县以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3%和71%。
抓民生,舞“龙翼”,金色希望拓宽幸福路
“镇上的干部真为老百姓琢磨事,现在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钱挣,咱还有啥挑的?生在北极村的人,不光有福,更有奔头!”在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62岁的北极村村民杨学献感慨地说……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为了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镇党委始终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尺,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居家养老服务、农民养老保险,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养老难问题;在距县城80公里的北红村建起了邮政点和移动信号塔,打破了北红建村以来现代通讯信息一直闭塞的窘境;为龙江源头的洛古河村接通国电,结束“龙江源头第一村”60年来每晚两小时靠柴油发电的历史;在北极村建成了全省第一家、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村民们通过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远程教育接收站、图书阅览室、电影放映室和体育健身广场,学文化、找信息、查技术、知礼仪,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改进了生活方式,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目前,北极镇已全面实现“六无”目标,即:无群众上访、无刑事案件、无超生、无儿童辍学、无不孝敬父母、无封建迷信活动。全镇共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标兵20户,挂牌47户,北极镇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了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