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劳动就业局优质高效服务
塑造窗口单位群众满意新形象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安达市劳动就业局以就业为民生之本,推动创业促进就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把这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摆上位置,努力塑造一流的窗口单位良好形象。
一、推行阳光政务,树立一流部门形象。一是听取群众意见,明确创争目标。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科学确定“以人为本,强化创新,扎实开展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的活动主题,支部做出争创“五型模范”机关的组织承诺,党员做出了争做“六个表率”的整体承诺。26名党员确定承诺事项147个,目前已完成132个,占承诺总数的89.7%。二是活化公开方式,推进阳光政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内容、工作职责、办理程序、进展情况等及时进行公开公示,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目前,通过媒体发布信息12条,设置宣传展板18块,接受热线咨询876人次,印发宣传单2500多张。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提高服务质效。实行周一、周二“领导固定接待日”制度,现场接待群众来访609人次。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义务监督员18名,参加“行风热线”4次,接受质询160多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5件。
二、强化载体创新,打造一流服务队伍。一是开展效能建设活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建立健全《效能建设考核细则》、《效能建设八项基本制度》等10个制度和20条服务标准,通过下发问题提示单等进行“六单督办”,并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巾帼文明岗”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职工的业务能力。二是开展亮牌示范活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3个“党员先锋岗”,划分了3个党员服务责任区,26名党员全部挂牌上岗,并在公示栏公开岗位职责。广大党员自我加压,工作热情高涨。三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构建互帮互助格局。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着力打破党建工作条块分割、封闭运行局面,努力构建互帮互助的“开放式”党建工作格局。主动与所在新兴街道花园社区和包扶对象青肯泡乡黎明村结成共建对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参与党员180多人次,帮扶困难群众17名,解决生活难题60多个,提供扶持款物2万多元。
三、搭建服务平台,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一是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实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投资306万元实施就业服务全覆盖村村通项目,在14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所),开发建立了18.1万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3.23万人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新生劳动力数据库,建立外输基地197个,内转外输各类劳务人员11.4万人次、创收8亿元,使16344名无业人员和134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全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二是搭建政策援助平台,突出利民惠民服务。实施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开发公益岗位等措施,全面有效落实就业与再就业优惠政策,协调对接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为1078名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减免了税费。三是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完善人力资本运营培训基地,投资160万元建立了高标准就业实训大厅,在14个乡镇建立25个养殖种植培训基地,在3个街道建立10个创业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41期,培训各类人员4079人,打造了焊工、微机操作等全国优秀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