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23期
2012-02-12 12:27: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北极“徐虎”

  ——记漠河县城市管理大队下水维修工李玉喜

  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在“神州北极”漠河县,也有这样一位“徐虎”式的人物——城市管理大队下水维修工李玉喜。他今年54岁,中共党员,1988年从事下水维修工作,先后获得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主人翁”等荣誉称号。23年来,他用辛勤的付出换来小城靓丽的容颜和百姓生活的便利,用崇高的境界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地盘“大”——空间“小”

  李玉喜的工作“地盘”很大,管辖着全县50栋楼房、40万平方米的公共面积;但他工作的“活动空间”却很小,常年局限在口径不足半米,而且潮湿、阴暗、恶臭、污浊的“马葫芦”里。23年,8000多页日历上唯独没有属于李玉喜的休息日。24小时,只要是用户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钻进他的“小空间”。

  2009年的农历大年三十,李玉喜的家人想和他一起过个团圆年,劝他给自己放一天假。但是怕有用户打电话求助,他还是坚持值班,直到下午三点半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踏进家门,热腾腾的饭菜刚摆上来,他的手机响了:原来是28区一户居民家下水道堵了。家人都劝他吃完饭再去,但他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要是光图咱自己家吃个团圆饭,下水道堵的那家年都没法过了!”维修一半,疏通机链条断了,他只好顶着寒风、骑自行车赶到单位取来链条安装上;第二次疏通时,软轴上的刀片又不能用了,他再反复找来替代工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抢在做年夜饭之前,把下水道疏通好了。当主人感激地拿出一些年货要表达谢意的时候,他清瘦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烟火漫天的夜色中……

  一人“脏”——万家“洁”

  维修下水这一行,脏、苦、累,工作环境有风有雨,工资待遇却不是很高,甚至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一开始,他对做下水工也很不适应,每天在潮湿、阴暗、狭小的空间与各种堵塞物打交道,特别是难闻的异味,刺鼻的沼气味,总是挥之不去,干完活,饭都吃不下去,别人碰见他,也被这刺鼻的气味熏得远远的。有人说他傻,为啥不换个工种,干啥不比干这个强。他却从没有退缩过,他对这份工作已经有了感情,从居民的欢笑声、赞扬声中,他体验到了人生的欢乐、工作的价值。

  他是一个有心人,为避免人为造成下水堵塞,在工作中,他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正确使用和爱护下水设施,他细致入微的服务和真诚的态度,很多居民都被感动了,做起了爱护下水设施的模范;他是一个热心人,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经常帮助居民做好事。20多年来,他累计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近万件,维修管道长度近万米,大家都称他是维护居民整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地下工作者”;他是一个细心人。由于漠河的居民楼大部分是火后援建的,施工期短,问题较多,特别是下水马葫芦,有的不够深,有的下水管道没有打桩,呈现脱节现象,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他向领导建议,每栋楼再挖一个深水井,防止马葫芦水外溢,对下水管道脱节的用户及时更换,保证用户的正常生活。同时他还对疏通机进行维修,提高使用效率,几年来,他为单位节约资金近万元。

  在李玉喜的言传身教下,2010年,“李玉喜市政设施维修小组”正式成立,仅2010年的夏季,维修小组在保证排污设施日常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圆满完成了74起突发的紧急维修任务,为300余户居民解决了下水不畅的问题,为居民做好事50余件。

  物质“贫”——精神“富”

  李玉喜的家庭负担比较重,妻子患白血病,每年需要近万元的医药费,孩子上大学也正是用钱的时候。由于长期劳作,他落下了一身的职业病。六年前,他胯骨上长了一个硬块,有黄豆大小,总想有时间去看病,可冬季忙供暖供热;夏季忙下水疏通。直到已长到鸡蛋大小,他才害怕,想上大兴安岭地区做手术,可这时,又赶上集中疏通马葫芦,他想,雨季马上来了,如果这时不疏通好赶上雨季就不好疏通了,这一干又两个多月过去了,接下来又是锅炉集中维修时间,一直等到了9月末,试炉时拉煤不小心绊倒了,正好卡在那个硬块上,鲜血顿时流了出来,同事们把他送到县医院,然后又转到地区医院手术治疗,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术后留下了后遗症。

  他的儿子在北京打工,多次劝他去北京靠技术挣钱。他总是半开玩笑的说:“不是我不去,是北京不需要咱,而漠河却需要咱!”事实上,不只是他的儿子,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他出来单干,一些私企更是看重他有水暖维修、疏通管道、瓦工等多项技术,为人吃苦耐劳,出高工资聘请他,但他从没有被利益所驱使,每次聘请都被他拒绝。有人说:这样做不值!但他却认为这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的原则。

  辛勤的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无私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北极“徐虎”逐渐成了李玉喜的代名词,在众多的荣誉面前,李玉喜仍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热心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朴实无华的人生赞歌。

责任编辑:侯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