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实施“四个三”举措
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五大连池市委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的发展目标,立足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三个加强”,做到组织实施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专题推进,召开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重新调整和充实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市领导联系点18个和基层党委班子成员联系点35个,确定了以“践行科学发展、争创连池先锋”为活动主题,以“三亮、三创、三强”为活动载体,就活动如何开展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活动全面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宣传引导。率先启动了以政法、教育、交通、卫生、药监等一批窗口单位示范点,以这些单位的突出业绩带动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重点宣传了以市人民医院、青山街工委、环卫处和中医院等6个窗口单位的典型经验。目前,全市29个党(工)委和35个基层服务窗口已推进了21项惠民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三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为民服务活动中参与单位类型复杂、党组织情况差异大、党员数量多、行业分布广等特点,市委成立了2个督导检查组,分别深入市直党(工)委和乡镇党委等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进行指导,切实形成了靠前指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做到“三个注重”,做到能力提升到位。一是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源潮同志在黑龙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参加活动的基层党委和服务部门还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下基层送学、结对帮学、网上自学等方式,举办了多次道德规范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二是注重调研走访。市委在前期创先争优工作中,围绕农业、工业、旅游、党建等重点工作精选了11个调研课题,分别由市领导带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调研活动。各窗口单位党委也围绕“查问题、谋定位、求发展、解难题”等内容,开展了“六进农家”、“访五户进百家”、“送服务暖人心”等活动,积极为群众解难排忧。前期走访调研共确定调研课题21个,召开座谈会11次,领导干部调研走访22人次,走访群众149人次,形成调研成果16个。三是注重“岗位练兵”。各基层党委、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把“岗位练兵”作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的有效平台,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岗位培训、技能演练等形式,激发了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市供电公司开展了“你用电、我用心”主题活动,为用电客户办实事268件;市国税局开展“三服务一满意”活动,出台便民措施21项。
三、把握“三个着力”,做到解决问题到位。一是着力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各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从夯实党建基础入手,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和作风建设,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立体式”评价体系,领导干部沉到社区、深入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点对点问计,积极查找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合理建议。共解决阻碍农村发展问题13件,为社区13户鳏寡居民办理了社保和医保。二是着力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各乡(镇)党委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进农业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龙镇确定了“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引进华滨面业、开发面粉、粮食贸易专用线等4个项目,到位资金2870万元。建设乡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全省提前启动粮食千亿斤产粮工程的有利时机,精心谋划与上级政策对接度强的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09万元,招商引资1600万元。和平、太平、新发等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的10万亩大豆平均亩产300斤以上,是普通种植的两倍多。三是着力解决群众关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实施了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处,解决了龙镇、兴隆350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青山街工委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开展了“邻里携手护庭院,八方聚力靓家园”活动,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双泉镇对耕地进行全面清查,解决了土地账目不清、纠纷多等问题。
四、强化“三项措施”,做到服务效果到位。一是打造“新品牌”,促服务提标。以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为目标,在一些服务窗口开展了“服务之星”、“红旗窗口”、“岗位标兵”等品牌创建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形象。共评选出“服务之星”132名、“红旗窗口”42个、“岗位标兵”86个、“示范窗口”35个。二是探索“新载体”,促服务提质。开展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争当服务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市委、基层各党委领导干部与窗口服务单位结成帮扶对子180个,为群众办实事800多件。卫生系统开展“争当优秀医务工作者、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举办业务技能培训12期,开展义诊活动450多次;林业党委为农场110户职工翻新了房屋,投入资金近55万元。三是建设“新环境”,促服务提速。围绕“项目产业年”、创建“三优三城”建设,开展了“强服务、优环境、促发展”活动,为矿泉旅游名城建设创建了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制定税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涉及办理的土地、规划、工商、税务、环保等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同时开展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查处办结案件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