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张晶川:在新的起点上创业创新创优 建设和谐牡丹江
2012-02-13 10:23:55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接受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东北网2月13日讯(记者 侯巍) 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是省委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牡丹江加快“五城建设”、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动力和契机。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2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共牡丹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消费特征、投资拉动占主导的阶段特征、中俄地方经贸合作更加紧密的开放特征,精心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把“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与去年以来牡丹江市开展的“求实、务实、落实、创新、创一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三创”和“三实两创”为动力,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加快“五城建设”,力争五年目标四年完成,再造一个牡丹江经济,为龙江经济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拉开“五城建设”发展框架,构建大创业格局。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我们要全面燃起创业激情,走出一条具有牡丹江特色的创业发展之路。以“五城建设”统揽创业。“五城建设”是牡丹江市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市情特征和创业内涵,确定的牡丹江“十二五”发展方向。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城市,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沿边开放先导城市,就是要打造内外互动、连锁加工的大基地,南联北开、辐射内外的大通道,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大平台,展示形象、推动合作的大窗口,争创东北亚经济圈开放合作先锋;加快建设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就是要推动中心城市和县域同步发展、小城镇和新农村同步建设、合作共建延伸拓展,构建全域统筹、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深化文明创建,打造环境优美、秀气现代的新家园;加快建设和谐幸福城市,就是要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安康、舒心愉悦的美好生活。以重点突破加快创业。着眼“五城建设”的具体化、激情创业的行动化,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强力推进2012年“十项重点工作”,带动各方面工作实现新突破。主要是: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打好投资拉动攻坚战,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按原统计口径);深化“三大战略”,加快工业裂变升级、拓宽融资渠道、贸易旅游新突破,力促10大项目产能翻番,政府性融资突破1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0亿元;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科技强农和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小农业”有大作为,推动统筹城乡实现新突破;抓好“三优”文明城创建、促进民生大改善、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推动文化大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民生质量。以政策措施激活创业。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完善鼓励创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掀起全民创业新热潮。今年要投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企业职工、进城务工农民、中低收入等群体就业难题。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扶持小微企业创业。落实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技术入股、鼓励兼职兼薪等新措施,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构建大创新格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要紧密结合发展实践,以创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以创新体制机制破解难题、以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工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根本性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市区财税、城管改革,完善投融资机制;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城乡衔接的制度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科技牵动发展、引领未来。要坚持以培育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构建“产学研联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特种材料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发明专利和科技型企业数量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完善金融支撑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要深化“金融强市”战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高效率的银行业、广覆盖的保险业、有竞争力的证券业、充满活力的担保和中介服务业,打造全省东南部金融中心。多元拓展融资渠道,实施金融信贷、上市融资、政府融资、招商引资、企业筹资、财政投入和激活民间资金多路并进,支撑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创新干部选任机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重实绩、重公论、重品行”的用人导向,创新实行领导干部多元推荐提名、公开比选、中层岗位竞争上岗、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聘任“四位一体”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选拔有思想、有激情、有韧劲、敢担当的干部,多渠道、大规模培养锻炼干部,打造创业创新创优的团队。

  营造全市上下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构建大创优格局。创优是跨越争先的实现路径。要坚持以各项工作创一流为目标,打造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执行作风、一流的发展环境、一流的工作业绩。提升文化引领力。精神文化的充实与引领是和谐幸福的内在要求。牡丹江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要突出文化引领、文化惠民、文化支撑“三个重点”,把“三创”内涵融入到全市文化建设当中,弘扬激情文化、落实文化、传统文化、包容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和党员干部群众争创一流的精气神,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提升落实执行力。牡丹江以往加快发展的成效,得益于紧紧抓住了思想、项目、干部、环境“四要素”,深入开展“三实两创”活动,有效提升了执行力。今年将深入开展“落实执行年”活动,作为“三创”活动的推进措施和重要抓手,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雷厉风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抓落实,以优良的学习、创新、实践能力抓落实,以争创一流的标准和质量抓落实。提升环境吸引力。环境效能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要以执行效能更高、审批速度更快、收费标准更低、服务质量更优为标准,深入开展“万人评百科”活动,畅通行政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对100个职能部门重点科室,实行社会公开评议,以百科带动全市机关作风转变、服务提升,打造为民亲商重企的优良环境。提升奖惩的激励约束力。一方面,健全完善鼓励创业创新创优的激励机制,完善经济发展特别奖、创新突破奖和目标管理奖励的相关办法,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创新行政问责工作机制,实施“整风肃纪行动”,治庸提素质、治懒提效率、治散提干劲、治奢提风气、治乱提标准,问责“慢作为”,惩处“不落实”,整治“中梗阻”,有效保障工作落实、推动发展提速、赢得群众信任。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