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4日讯 记者从13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以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好“三个群体”的基本生活,通过在市县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模式,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在100个城市社区建“儿童之家”,全年新增城市养老床位1.1万张等新举措,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平安、和谐、幸福”新龙江。
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2011年度全省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30%,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出台全省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信息比对机制,实现县以上城市100%建立;完善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救助职能,推行城市社会救助大厅服务模式;在市县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模式,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水平;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年均标准分别提高860元和570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新增城市养老床位1.1万张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地市级失能护养院建设工程,在5个市(地)和省海员医院实施失能护养院建设项目;实施县级社会福利院普及工程,新建、改扩建10个以养老服务为主体的县级综合社会福利院;制定出台《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助老工程”,在社区实行助老员与“三无、空巢”老人“一对一”对接服务;探索建立和完善高龄、失能、残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推动小型民办养老机构规范经营,力争全年新增城市养老床位1.1万张,使养老床位数占到城市老年人总数2.3%,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社区占到总数的70%。
百个社区建“儿童之家”
进一步提高儿童和残疾人福利水平,打造困境儿童“关爱工程”,在全省13个儿童福利机构设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在100个城市社区建设“儿童之家”活动站,动员社会力量做好关爱困境儿童工作。同时,开展好“龙江爱心助残工程”,推进“县以上慈善组织全覆盖工程”和“慈善超市进社区工程”,启动“慈善进企业”工程和“希望之星”教育援助工程,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和救助。
在全省再建城乡示范社区100个,推动全省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66%。建设标准化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00个,打造具有龙江特点的文化特色社区,推行应用全国城乡社区标识,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