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鸡西市梨树区倾力打造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家园
2012-03-05 10:44:29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吴全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3月5日讯 梨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树立“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安全稳定”三个第一的理念,走工矿富区、农牧稳区、科教兴区、商游活区的路子,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大项目建设为总牵动,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平安梨树建设为保障,更加注重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城市建设与管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文化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水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晋位赶超,跨越发展,努力把梨树建成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的家园。

  他们确定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6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6%,实现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和10%,人均预期寿命、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构建四大产业,构筑起强区富民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是做强传统产业。以100万吨焦化项目为龙头,结合现有的大德、宝瀛等四个洗选煤厂和区属15个煤矿,形成煤炭生产及煤焦化深加工的产业;二是做大新兴产业。发展石墨产业,做强2万吨镁合金项目,谋划新上硅铁、镁合金、硅线石、浮石、风力发电等项目。整合木业企业,发挥规模效应,叫响梨树木业品牌,逐步转变以煤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做大非煤产业;三是创新农副产业,推行小区大户战略,打造三大基地。年内建设500亩蓝莓采摘示范园,两年内达1000亩,打造鸡西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2016年末食用菌种植达3000万袋。发挥山产品大市场辐射作用,发展山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产业链闭合,把小山货做成大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发展“绿标”养殖,到2016年建设一个现代化养猪场,3个万只养鸡场,打造绿色养殖基地;鼓励旱改水,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到2016年水稻种植超1万亩,打造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园;帮助东富粮油公司焕发青春,鑫洋酒厂重扬梨树白酒美名,逐步形成集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创新型农牧产业。四是活跃第三产业。归划物流集散区,依托煤炭运输和煤焦化产业、山产品集散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仓储业;兴办商贸服务业。规划建设商业特色街,挖掘和打造具有梨树特色的饮食文化;兴办旅游业。立足百年古镇、革命老区所蕴育出的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打红色牌、历史牌、生态牌、创新牌,打造具有梨树特色的“百年古镇、宜业宜居、革命老区、活力新城”的文化品牌。开发红色经典旅游、生态旅游和特色农家风情游,逐步形成集商贸、物流、仓储、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

  以全市“冬季大招商”行动为契机,开展全民大招商,招大商,上大项目,推动四大产业的不断壮大,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通过“一线五点”处级领导包扶机制,落实经济产业项目包保推进,一抓到底。

  构建大调解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国家级平安区。今年,梨树区谋划出台了国家级平安区争创方案,完善了信访工作格局,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运转、科学考量、责任明确的目标管理工作体系,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强化了城乡社区警务和消防安全工作,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形成群防群治格局,举全区之力,努力实现创建国家级平安区的宏伟目标。

  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导向,构筑起强区富民坚实的道德理论基础。大力弘扬“修身、齐家、爱岗、敬业”鸡西人精神。践行“爱区爱家、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梨树文明人道德行为准则。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社区、文明村屯、文明家庭、文明人“六个文明”创建活动,让争做梨树文明人共建美好家园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与各级党组织开展的“三创一争”活动结合起来,大力选树和宣传先进事迹,崇尚良好的价值取向,引导干部群众“创业、创新、创优”争做模范,让党旗、党徽更加鲜艳。

  着力优化和改善民生,通过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转变转型,实现城市建设跨越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升级、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以让群众搬入新房子、住上暖屋子,喝上干净水、上所好学校、有病就好医,物质生活有富足感,居住环境有舒适感,民生保障有安全感,精神文化有愉悦感,工作事业有成就感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碧水、蓝天的优良生态环境,把梨树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家园。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