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去冬龙江降水少三成 缺少冷暖空气交汇造成“贫雪”
2012-03-09 16:44: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9日讯 (记者 张强)去冬今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在黑龙江并不多见。据统计,2011年11月~2012年2月,黑龙江省平均降水量为15.3毫米,比常年少31%,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5位。气象专家分析,黑龙江省“贫雪”的原因是受单一的干冷气团控制,缺少冷暖空气交汇造成的。

  3月5日下午,一场春雪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悄然登场,随后,在黑龙江省的天气舞台上,瑞雪唱起了主角。去冬今春,人们的感觉就是没有下过一场痛快的雪。前几次的降雪要么在郊区晃一圈就走,要么在城区内吝啬得只把地皮弄湿。少雪的冬天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空气质量不好,又造成流感泛滥,同时也使得农田渴水、森林火险等级偏高,雪开始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来自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11月—2012年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3毫米,比常年少31%,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5位。

  针对“黑龙江的雪越来越少了”的说法,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宋丽华表示,目前还没有气象数据支持这样的说法。近10年里,冬季同期有50%的年份,黑龙江省天气呈现降雪少的特点,但今年确实属于降雪偏少的年份。与少雪相伴的是整个冬季的低温天气,整个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5.6℃,比常年偏低0.6℃。特别是今年1月,全省月平均气温为-22.4℃,比历年同期偏低2.2℃,气温为近10年来最低值。

  宋丽华认为,导致黑龙江省冬季低温少雪的气候成因主要是因为12月以来东亚大槽持续偏强,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侵袭黑龙江省。由于冷空气势力非常强盛,其向南影响范围广而且深入,暖湿气流被冷空气挤压在更加偏南地区,致使黑龙江省完全受单一的干冷气团控制,缺少冷暖空气交汇而无法形成降水,同时气温偏低。另外,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对应东亚冬季风偏强,也有利于我国及日本韩国一带气温偏低。

  鉴于今年降水量偏少的情况,降雪因素成熟时,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即可实施人工增雪作业,以净化空气、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据预测,今年春季,黑龙江省气温将比常年略高,后春冷空气活动频繁,阶段性降温过程明显。除个别地区降水略少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多。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