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3日讯(记者 张强)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3日公布。2011年,黑龙江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努力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省GDP达12503.8亿元,粮食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同时,工业、贸易、财政、对外经济等方面发展势头良好。
2011年,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0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市场物价仍处于高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5.8%,高于年初调控目标(4%左右)。其中,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方面上涨,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下降。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粮食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年粮食总产量5570.6万吨(1114.1亿斤),比上年增长11.1%,连续八年喜获丰收,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2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8%。保障房建设力度空前,全年开工86.9万套,居全国第一位。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9%。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984.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2%。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443.4万人次。
黑龙江省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42.3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私人汽车182.7万辆,增长20.2%。民用轿车拥有量104.6万辆,增长23.5%,其中私人轿车87.9万辆,增长26.3%。
同时,2011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科技事业成果丰硕,质量检验、气象和地震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体育运动员成绩优异,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