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3月14日讯 日前,黑龙江晨报刊发了哈市一起生母杀害女儿的案件,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在惋惜受害女孩的同时,也对这位狠心的母亲表示不解。
3月5日,记者从哈市警方了解到,已对犯罪嫌疑人赵雪依法进行了司法鉴定,结论是赵雪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在案发时症状发作,辨认及自控能力缺失。目前,公安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赵雪进行强制治疗精神疾病。
被强制治疗 赵雪说害怕回家
3月5日,记者与哈市道外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大案中队的民警来到了哈尔滨市看守所。短暂等待后,身穿蓝色毛衣的赵雪出现在记者的眼前。此时的赵雪情绪稳定,脸色红润。
在送赵雪去省安康医院的路上,她话语不多。记者问她这段时间想得最多的是什么?赵雪低着头回答:“特别害怕,不敢回家!”赵雪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把亲生女儿杀害了,丈夫根本不会原谅她,她宁愿呆在看守所里。赵雪的眼睛一直看着车窗外,嘴里不停地唠叨着“你们这是要把我送到哪里?”其间,记者多次试图与赵雪沟通,可她却一言不发。
当车来到省安康医院时,赵雪突然对记者说:“我不该把女儿杀了,应该给她爸爸留下来。”当发现要去省安康医院时,赵雪表现出紧张的神态对车内的民警说:“我不住院,我们家没钱,交不起医药费!”办案民警李文忠耐心地对赵雪解释:“你放心,这钱不用你负担。”但是,赵雪不相信李警官的话,依旧吵闹着不肯去医院。由于医院的相关制度,记者只能站在医院的门口目送赵雪被民警们带进医院。
百名抑郁症中有4人杀死他人再自杀
哈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赵雪的事情他已有耳闻。从他对赵雪的病症了解程度上分析,认为赵雪是“抑郁症的扩大自杀”。在抑郁症患者中,有20%的人最终选择自杀,这其中还有20%的人会先杀死他人再自杀(即每25个患有抑郁症的人,有1个人是先杀死他人再自杀)。
张聪沛指出,“抑郁症的扩大自杀”病人认为活着就是遭罪,这类人对生活感到自卑,极度绝望,赵雪很可能属于此类病人。
从事多年心理卫生学研究的张聪沛接触过很多精神病母亲杀死孩子的案例,这样的惨剧几乎每年都在发生——
2010年1月,牡丹江市一位34岁的精神病母亲将亲生儿子的头和四肢砍下,声称:“让孩子过更好的生活!”
2009年3月,哈尔滨市一位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就因为孩子的哭声像羊在叫。在这位患有精神病母亲的幻觉中,孩子就是一只羊,她的耳边还不时响起一个声音:杀死他!
患者就诊率不足两成 保护孩子要“拆弹”
记者在哈市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哈市各类精神类疾病患者超过23万人。其中,患有抑郁症、心理障碍等精神类疾病患者超过16万人。然而,目前到哈市精神专科医院和各医院精神专科就诊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足20%。“抑郁症在业内被称为‘精神感冒’,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都能得到控制。但是,患有抑郁症的人并不愿意接受治疗。”张聪沛说,以本案为例,赵雪之前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正常”,几经辗转后,最终选择了对亲生女儿下杀手。
“事实上还存在着大量的‘地下’精神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患者本人或家人拒不承认,也不配合治疗,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在掌握中。”哈市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甚至有些患者家属不愿出钱给患者治疗,所谓监护就是把人锁起来,一旦患者偷跑出来或是被放出来,多半又会惹祸。这些病人是埋在社会的一颗颗“炸弹”,对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保护孩子首先要“拆弹”。
哈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海春认为,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容易思想偏激,久而久之,抑郁症患者在逐年增多。
从2007年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我省开展了“精神病人管理救助项目”。精神病人终身免费服药,可得到一次免费住院治疗机会。我省有1万多名精神病人接受了免费服药,但真正住进医院接受系统治疗的人数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