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讯 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接,让每一个来消协的消费者满意而归,一直是黑河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宗旨。
从2011年到目前,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各种投诉275件,接受咨询9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9万余元。2011年6月,家住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的农民刘峰来到嫩江县消费者协会投诉,他于当年3月在嫩江县某种业公司购买了54袋豆种种植了26公顷大豆,由于出苗率低造成损失。县消协接到投诉后,对没有使用过的种子进行现场抽样,委托县种子站进行发芽率的鉴定,委托农业专家鉴定组对种植大豆地块出苗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经鉴定和现场调查,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经县消协多次协商,经营者赔偿消费者6000元,赔偿投诉车费、误工费300元。消费者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像这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例,黑河市消协以及各县(市、区)消协还做了很多。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2011年,市消协全面贯彻落实中消协提出的“消费与民生”年主题,结合实际,科学策划,制定了活动方案,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放心、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围绕年主题,市消协开展“消费与民生、关注农民消费者”活动,积极关注农民消费热点,重点围绕农村消费市场中的食品、服装、家用电器及售后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工具、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特别是春耕期间农用生产资料等农村消费领域民生问题,开展问卷调查、集中座谈,广泛听取农民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掌握农村消费市场经营者社会责任履行和诚信守法经营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分析把握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为更好地维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市消协先后处理了多起损害农民消费者利益的案件,有效改善和净化了农村消费市场。
大力推行信誉卡制度
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消协在全市大力推行信誉卡制度,去年累计印制了《农资信誉卡》、《洗染业信誉卡》、《商品信誉卡》、《中俄文双语信誉卡》、《家电销售信誉卡》、《金银饰品销售信誉卡》、《小商品信誉卡》等各种信誉卡3.2万张。在食品商场、农资商店、装修材料店、修理业、美容美体、洗染6大重点行业贯彻执行信誉卡制度,要求业户使用消协统一印制或监制的信誉卡。目前,6大重点行业中使用信誉卡的业户达到80%以上。其中,推行《中俄文双语信誉卡》是市消协的一个创新和亮点,不仅为俄罗斯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保护了中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极大地提升中国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
以社会监督促消费安全
围绕2012年“消费与安全”年主题,市消协今年将强化对消费安全的社会监督。通过开展文化产品消费调查、评议活动、互联网文化产品社会公众监督等活动,强化对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不法和不良文化产品的监督;根据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强化对食品、农资、医药、美容、汽车、装修材料等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加大处理消费者投诉的力度,对损害消费者安全权的重大典型投诉案例进行曝光;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和消协观点,做好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