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讯
汤原县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足的目标调优种养结构。汤原县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标不动摇,大力发展水稻、玉米等高产高效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今年,水稻面积由上年的60万亩发展到80万亩,玉米由72万亩发展到78万亩。烤烟、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由12.5万亩发展到13.3万亩。特别是在绿色、特色上敢迈大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125万亩,产品认证19个,基本实现了主栽作物全面覆盖。在畜牧业上,以推进标准化饲养为重点,新建了国家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小区和省级生猪、蛋鸡标准化小区各1个,2011年奶牛存栏9000头左右,生猪出栏90万头,初步形成了以奶牛、生猪产业为龙头,肉牛和禽类生产为两翼的“品字型”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林下经济。这个县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技术支撑、提供市场信息等综合措施,促使林下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发展到1.2亿袋左右,黑金河五味子种植基地扩展到930亩,浅山区经济果树林发展到600亩。
扶持龙头企业。这个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四海公司、佳原乳品厂、香兰米业等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拉动了基地农户,扩大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免疫力”和农户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些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垫付生产周转金、赊销生产资料和返还加工利润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企业扶持基地建设、基地支持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家,农产品基地发展到67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提高到9.8亿元。新组建了2个千万元农业合作社,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5个。加快载体建设。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结合农业开发、农田水利、高标准良田等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大水利战略,建设了汤旺水稻科技园区、胜利水稻科技园区、北向阳旱田科技园区以及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育秧基地。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