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7日讯 去年以来,兴凯湖电业局高度重视技术和人才帮扶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和人才帮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缩小了代管企业差距,推进了代管企业管理上与国网系统接轨运行,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兴凯湖电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以帮扶人员为纽带,以兄弟局、电科院专家为支撑,以推进“两个转变”,实现管理接轨运行为目标,以“管理对接,部门职能延伸”的配套改革为重点,规范和有效运用国网系统先进的管理方式,积极稳妥地集合、整合和融合人力资源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因素,兴凯湖局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电网建设等方面,和国网系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差距甚远。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战略部署,加速缩短代管企业和国网系统的差距,该局先后3次召开班子和有关会议,深入研究落实技术和人才帮扶工作,制定了人才对接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省公司帮扶选派的专业,按照基层推荐、专业考核等程序,在全局600多名员工中选拔出36名营销和生产技术领域各专业骨干,采取由帮扶人员任教分期按专业集中培训,按照先骨干后普及的培训模式,快速建立差起异化培训和再学习的机制。同时又从基层选出3名中层副职干部,作为省电力公司选派的3名做帮扶工作的主任助理的“助理”,并实行“三同”管理,即和帮扶人员一同办公、一同学习、一同吃住。目前,这3名中层副职干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跟班学习实践,不论从理念上还是在专业管理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被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
2011年,由3名帮扶人员任教,先后举办调度运行、变电运行、计量等专业培训班6次,培训558人次。此外,帮扶人员还结合各专业岗位实际,实施“一对一”培训,并由帮扶人员组织到国网单位实地学习,加大学习推广国网系统先进管理方法的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帮扶人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找准定位、对症下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经验注入到兴凯湖局。按照帮扶工作正视现状,立足长远,科学的设计技术和帮扶内容,从整章建制入手,规范各专业制度,共完成《兴凯湖局变电管理规范》、《兴凯湖局两票细则》等60多项。与此同时,外派3名人员到鸡西局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缩小差距、加快与国网接轨运行的道路上,形成了“里应外合”扎实推进的技术和人才帮扶工作格局。
随着技术和人才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兴凯湖局通过外派学习人员同帮扶人员开展技术对比、业务交流,找出了兴凯湖局在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电网建设工作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帮扶人员少,技术和人才缺口大等实际,提出了以帮扶人员为纽带,以兄弟局、电科院专家为支撑的技术和帮扶工作延伸策略,以扩大帮扶工作覆盖面,共同破解企业发展建设难题,逐步缩短与兄弟单位的差距,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帮扶人员牵线,局长邀请,请帮扶人员所在单位的专家对我局各专业工作进行“把脉”。2011年以来,帮扶人员梁言贺的派出单位电科院,由王化柱副院长带领技术监督人员一行8人先后两次进行技术帮扶,对绝缘、化学、电测、计量、电能质量、热工及环保等专业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工作,先后各变电所的设备运行状况,对试验所、计量所、送变电公司、生产部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实地考察。电科院领导专家还就我局的管理及生产人员对技术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的基础、人员水平及试验设备、电网规范等提出了指导意见,为兴凯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针对变电运行专业的差距,在帮扶人员的协调下,请鸡西变电运行专家王炎芬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现场指导,开展摸底调查,共排查出各类变电运行问题580多个。去年以来,帮扶人员曹天峰、张耀伟的派出单位鸡西局,先后派专家技术人员到对送电、变电、实验等专业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11次。
经过一年来的技术援助、定向帮扶及学习交流,来自鸡西局、电科院的3名专业技术帮扶人员,在认真做好实地勘察、现场调研、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针对兴凯湖电网发展现状,结合安全生产、营销管理、线路及备运行状况、调度自动化专业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共查出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50项,落实整改措施30项,提出建设性意见40条,被采纳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