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党代表风采录:战吉利——贮木场线上的默默奉献者
2012-04-06 15:23: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荣 郭苏民 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战吉利工作照。资料图

  东北网4月6日讯 :战吉利——贮木场线上的默默奉献者

  张荣 郭苏民 记者 顾硕

  一名地地道道的林业子弟,一名普普通通的贮木工人,他以倾注林区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在浩瀚的林海中,塑造了新世纪贮木战线工人的崭新形象,他就是图强林业局图强贮木场一段段长战吉利。

  1980年隆冬,20岁的战吉利来到图强贮木场一段,当上了一名木工,从那时起,他就象头不知疲倦的“牛”,在贮木战线不停地耕耘着。他多次获得地区、林业局、贮木场场三级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技术比武能手荣誉,2003年他被评为局级劳动模范标兵、地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1999年,也是在隆冬,战吉利当上这个段的段长。从此,他的责任心更强了。当好这个段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100多号人承担着贮木场50%的木材生产任务,卸、造、选、归、装五大工序哪样都不能少。上班伊始他就和指导员深入造材台、楞区摸清情况研究对策,以便掌握全段的基本状况。

  榜样的力量就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洋溢着全段职工的心,激发着职工的热情。

  2001年1月10日,正当冬运木材生产进入关键时刻,二台子卸车驾杆在根部折断一根,原条卸不下来。为了不影响生产,战吉利同志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大胆地决定进行修补,等冬运木材生产结束后再换架杆,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全段职工的拥护。说干就干,他亲自设计,亲自指挥,连夜进行抢修,零下40多度的严寒给抢修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抢修完架杆已是深夜12点了,战吉利和几个工人冻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战吉利——贮木场线上的奉献者。资料图

  人人都说战吉利同志对待工人生活象一团火,对待工人工作象一块冰。

  2002年12月6日,战吉利到台上检查工作时,发现电锯手高亚成没有按操作规程造材,他当即停止了高亚成的工作并罚30元。高亚成不服气,说:“原条那么多,如果都按要求造材,什么时候才能干完。”战吉利就和他摆事实、讲道理,并说:“现在资源匮乏,每根原条都很珍贵,也是林场、车队职工用心血和汗水送下山的,我们要珍惜资源,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一句话说得高亚成低下了头。

  安全是生产的灵魂,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战吉利把安全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抓。

  滑车使用久了有裂痕,但又检查不出来,时常掉下伤人,战吉利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在2006年至2007年冬季木材生产准备工作中,对所属24个滑车都用油丝绳做个套,套住以免滑车掉下砸伤人。他的这一好的做法得以在全场推广,战吉利的这一做法消除了又一安全隐患。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战吉利深深地懂得做为一名兵头将尾的官,平时多想想职工们的自尊心,就会尊重他们;多看看职工的辛苦,就会爱护他们;多想想他们的难处,就会体谅他们。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关心爱护工人就象一团炽热的火。职工搞自营经济缺少圆钉、油纸等物,他都尽可能地为其解决,段里没有,他就从自己家里拿。职工扣大棚、养猪取暖没烧柴,他就组织职工义务献工,把枝丫树皮集中起来,运到职工家中,既解决了职工烧柴问题,又清理了楞区。2002年11月10日,职工张伯志父亲的电视机爆炸引起火灾,损失很大。战吉利知道后,立即代表全段职工到家里进行慰问,并组织职工为其捐款500多元。2006年春职工宋建华要养黑木耳,战吉利知道后组织职工义务为其钉架子、送锯沫、送旧爬杆,并帮助装袋。宋建华夫妇非常感动,黑木耳收获时,宋建华非要送战吉利几斤木耳不可,战吉利说什么也不要。

  战吉利就是这样,在29年的工作中,以倾注事业上的一颗赤诚的心,以捧给同志们的一颗颗滚烫的心,在贮木战线上不断地奉献着。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