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开展“三个一”活动
全面调动党员和领导干部“创业、创新、创优”
依安县在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中,以保障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在全县党员和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勤政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活力依安、和谐依安、幸福依安的建设进程。
一、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一言。在全县党员中,通过实地踏察和调研,每名党员对全县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乡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民生服务等方面工作,至少提出一条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献策。在全县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部门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中,结合发展需求和自身岗位职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每名领导干部至少撰写一份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调查报告,并举办发展论坛,对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系统解读。在全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通过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采取建议或提案形式,向党委、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截止目前,全县共收到各类建议、意见和提案8000余条。
二、科级以上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户。全县每名在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要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以“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联系一个贫困户,并坚持经常地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直至脱贫致富。一是引导就业创业。在重大节日主动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捐赠;为帮扶对象沟通协调“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等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增强他们创业就业能力;利用县创业项目库、就业联系站和各类推介会,广泛收集创业就业项目,为贫困户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同时,帮助他们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使之坚定信心,走出困境。二是扶持生产。在春种和秋收期间,深入村屯帮助困难群众抢播抢收,宣传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推广良种良法,并在发展规模种植、特色养殖上提供信息、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同时,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进行智力帮扶,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寻门路,增强他们创业脱贫的“造血”功能。三是助学助医。对因贫导致子女就学困难的家庭,采取建立中长期助学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前上门问访,并提供一定的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对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家庭,深入了解其疾病的治疗情况,帮助他们协调沟通有关部门申请医疗救助。目前,全县567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完成了对接工作。目前,捐赠物资7.8万余元,提供致富信息800余条,推广各类生产技术60余项,担保小额贷款600万元,助学助医50余人次。
三、解决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县所有部门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群众反映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制度、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突出问题下功夫,加以解决,切实担负起服务百姓、稳定一方的职责。县委、县政府依托县政务网的网络互动平台,设立了群众问题信箱,及时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同时建立了群众诉求分析转办机制、群众诉求督办机制和群众诉求反馈回复机制,使民情民意民愿能够及时传达并得到妥善解决。县信访办、财政局、建设局、人社局、教育局等单位采取建立一把手信访接待日、公布便民服务热线电话、开通部门网上邮箱、发放群众问题征集卡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定时反馈制、群众评议制等相关配套制度,外强管理内强素质,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各乡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乡级代理服务中心、村代办站、屯代办点,注意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开展免费代理服务,既方便了人民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经梳理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102件,协调解决涉及城乡道路改造、环境整治、土地纠纷、行风建设等方面问题96件,社会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