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10日讯 齐齐哈尔市长期依赖土地生活的市郊农民,目前收入来源正在发生着变化。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对4个区7个乡9个村9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市郊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呈大幅度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582.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
粮食价格上涨拉动一产增收
一季度粮食价格在去年基础上继续稳步上涨,拉动了市郊农民第一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人均第一产业现金收入3317.38元,占现金收入的72.4%,同比增长14.6%。第一产业增收主要来自种植业收入,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2511.49元,占一产收入的75.7%,同比增长42.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水稻出售价格提高。一季度玉米平均售价为1.71元/公斤,同比上涨14.8%。出售玉米人均现金收入1766.38元,同比增长13.1%。一季度水稻平均售价为2.53元/公斤,同比上涨5.4%。人均出售量为213.54公斤,同比增长5.0倍。出售水稻人均现金收入539.57元,同比增长5.3倍。
生活消费拉动三产收入增长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家庭从事食品、日用品等销售经营活动数量明显增加,拉动三产收入的快速增长。一季度第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222.05元,占现金收入的4.8%,同比增长33.2%。其中,农村居民家庭从事批零贸易业人均现金收入91.37元,同比增长24.5%;随着汽车下乡优惠政策的深入实行,农村公路状况的不断改善及农村中小学生寄读数量的增多,农村居民家庭购买汽车进行出租营运经营活动的热情不断升温。一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交通运输业人均现金收入118.81元,同比增长42.7%。
本地务工收入大幅度增长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建设项目呈扩大趋势,增加了农民在本地的就业机会。一个劳动力在本地日打工收入由以前的50元、80元、100元增加到现在的120元。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非农务工收入261.25元,占现金收入的5.7%,同比增长46.0%。
外出务工助推农民增收
齐齐哈尔市近年不断加大国内外劳务市场的开发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开展劳务对接活动,与大连实德集团、山东省鑫发渔业集团等用工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合同。通过乡村自建、“能人”帮建、领导辟建、政府组建等形式,在北京、青岛、大连、满洲里等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充分发挥亲缘优势、民族优势和区位优势,向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输出劳务,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收入随之快速增长。一季度市郊农民人均外出从业收入333.38元,占现金收入的7.3%,同比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