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5日讯 题:“她是福祥村的福祥之星”——记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党支部书记姜驰
记者 侯巍 杨林川
|
“人心散、兜里空、经济乱、大爷多”,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一度远近闻名。2000年,姜驰走上了党支部书记岗位,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丐帮帮主”。十余年过去了,这个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在姜驰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富锦市生活富裕的先进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不足500元达到2011年的12800元,十年翻了20余倍,用村民的话说,是她带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她就是福祥村的福祥之星。
“群众这样信任我,再沉重的担子我也要扛下”
姜驰,1956年生,中共党员。2000年就任福祥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十几年。2000年春,作为村妇女主任的姜驰,因为性格开朗、头脑灵活、为人热诚,在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时,大家顺理成章地把她推了上来。当时的福祥村集体欠外债2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土地承包关系乱,财经管理秩序乱,全村打麻将、偷鸡摸狗成风。面对当时的情况,亲朋好友劝她不要干,“凭你自家有地、有车,还承包鱼塘,每年都有5万多元收入,儿女都上大学了,你遭这份罪图啥?”面对亲人的不解,她一笑了之,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凭多年做村干部的经验,她清楚地掌握了福祥村落后的症结所在,并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带领大家走向富裕路。
2000年以前,福祥村137户村民中,欠集体账的有78户,欠账金额达87万元,几任村领导都在清理账目上败下阵来。姜驰上任后,她打出的第一记重拳就是整顿村风。她从清理欠账入手,经过大量说服工作,78户欠帐户分别与村里签订了以地顶债合同。但春天种地时,欠帐户却没有履行合同,继续耕种顶债地。姜驰二话没说,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姜驰坚持履行合同,这些人便砸她家玻璃。砸了再镶,镶了没几天又被砸,姜驰干脆用纸糊窗户。欠帐户看姜驰态度如此坚决,不少人悄悄打起退堂鼓,清偿了欠款。看到欠帐户越来越少,村里的干部群众私下里对姜驰竖起大拇指,可那些钉子户却对姜驰恨之入骨。一次姜驰入户收欠款时,一天连挨5次打,浑身都是伤,但姜驰无所畏惧,利欲熏心的人便对姜驰下了死手。2001年春天的一天,姜驰路过村南大桥时,突然被后面直奔而来的一辆三轮摩托车挤到3米深的桥下,脑袋裂了一个3寸长的口子,脸上刮出数道血痕,躺在桥下半天起不来。在拔除最后一个钉子户时,这户农民纠集10多个人把她打倒在地,她满头是血,浑身是伤,腰腿不能动弹。昏过去前,她把那个装着欠款户名单、帐目、合同的兜子紧紧搂在怀里,醒来时已经在医院里了。姜驰挨打使她留下了终生后遗症:腰椎受伤压迫神经导致双腿疼痛,走路不灵活。终于,在当地党委和村民的支持和鼓励下,姜驰两年收回了所有欠帐。
清缴陈欠工作结束后,姜驰立刻把思路转移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来。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将全村低产旱田改成水田。彻底改变农民的种植观念,因为以前没种过,老百姓怕赔钱,没有胆量改。“你们放心大胆改,有困难我来解决,种水稻挣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的!”姜驰有力的回答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旱改水缺少资金,村里前几年贷款都没还,任姜驰磨破了嘴,信用社也不给贷。姜驰走进信用社,开门见山地说:“把我家房子、鱼塘、拖拉机押上贷款行不?”信用社主任被姜驰的无私精神感动,同意用资产抵押贷款。
“我当干部就是为了村民富起来”
村里没有高压线,座机抽水,成本较高,每垧地得多花500多元。姜驰去镇上,跑市里,协调各方。终于为福祥村架上了2公里高压线,3公里低压线。那年,种水稻农民平均每户比种大豆的增收3000多元,村民们笑了。
农民们笑了,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的多了。姜驰又把心思转到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上。一次她进城开会,见卖甜菜的农民个个喜滋滋的捧着大把钞票,一打听一垧地甜菜能出一万多元。这可是个来钱的好项目。但她知道农民的脾气,要想推广甜菜种植必须先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她把自家位于村东9.6亩的口粮田拿出来作为甜菜种植户的纸筒育苗基地,动员几户亲属试种甜菜。市甜菜办见她心气高,魄力大,便把甜菜纸筒育苗苗床基地项目给了福祥村,并支援扣棚用的价值16000元的薄膜和竹片。农民见状心里有了数,不到两年时间,甜菜种植户达到50多家。
2007年,佳木斯市要在富锦召开甜菜纸筒育苗现场会,富锦市政府把现场会地点确定在福祥村。可是那年春天雪比较大,地里白茫茫的一片,最深的地方雪达到1米多深。想扣棚育苗,只能先把雪从地里拉出去,再把土从地里扛出来,工作量非常大。姜驰心想,这可是推广甜菜种植的好时机,说啥不能放过,一咬牙根,把任务接了下来。回来跟村民一说,全村种不种甜菜的农户都来到清雪现场,136户竟来了150多人,80多台车。车拉人扛,热火朝天。现场会后,将福祥村确定为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村,为福祥村引进日本甜菜机械化纸筒育苗机、移栽机、切削机等设备,实现了甜菜育苗筛土、混拌、点籽、移栽、收获全程机械化。福祥村甜菜种植面积达到2700多亩,成为富锦市甜菜种植专业村。仅此一项,就使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2011年全村共发展甜菜面积2000亩,其中纸筒育苗700亩,成为名符其实的甜菜种植专业村。在她的引导下,福祥村的经济作物面积和品种逐年增加,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连续四年超过70%。
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机具利用效率,在市镇两级领导的支持下,2009年,姜驰为福祥村争取省投500多万元的大型机械,成立了全镇首家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人、机、地有机结合,合理调剂农机具的有偿使用,逐步实现了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她又带领村干部多方争取资金,上项目,引进了先进的马铃薯生产加工技术,并计划于2012年春投资560万元,建设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厂。该加工厂建成后,将成为佳木斯东部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厂,预计年可生产加工马铃薯50000余吨,年生产效益可达700余万元。
如今的福祥村富了,村集体最初的200多万元欠款现已全部还清;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500元提高到2011年12800元,十年翻了二十余倍;全村砖瓦化率达90%以上;电话入户率也达到了76%以上;外村的姑娘争着抢着往福祥村嫁,原来的30多个光棍已有27个娶了媳妇成了家。老百姓说这都是姜驰的功劳。
姜驰,一位平凡的女村书记用她那坚实的脚步,在福祥村的黑土地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她凭着对党的事业的耿耿忠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拳拳之情,履行着“我一定要带领大家从穷窝棚走向致富路,让福祥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就职誓言,历经艰苦奋斗和辛勤耕耘,使一个当时负债累累、管理混乱的后进村变成了现在发展迅速、人心凝聚的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