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讯(记者 侯巍)黑河市爱辉区在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引带作用,以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经济联合体、特色产业化为切入点,促进农民增收。
作“集”字文章,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继续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合理利用,采取推行转包、土地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出租等流转模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实惠。结合1211国道和311省道两侧区域优势,在四嘉子乡、爱辉镇、西岗子镇和坤河乡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带,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出台了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10条优惠政策,采取农场模式化栽培技术,实施统一整地、统一籽种、统一播种“三统一”管理方式,对发展规模经营同一地块连片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达到标准的,给予资金补贴。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宣传,带动农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农业生产。截止目前,全区实现土地流转21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38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6150人;现代农业示范带17.87万亩地块已全部落实到户,其中玉米面积10.02万亩,大豆连片种植6.77万亩,水稻面积1.08万亩。
作“联”字文章,积极发展壮大经济联合体。目前,爱辉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8个,大乌斯力富民菇茑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不断深化场区共建,借助锦河、红色边疆等农场的机械化、标准化和组织化优势,整合平原耕地资源,学习借鉴农场栽培模式,重点抓好大豆大垄密植、玉米早高密植等技术推广,加大跨区作业力度,完成“三代”面积52.2万亩。依托农业产业化项目优势,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黑龙古纯粮白酒酿造、水飞蓟种植及精深加工、黑土香燕麦等项目建设步伐,支持丰禾源农业、黑河兴安岭(绿色)有机食品等现有龙头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作好“特”字文章,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化发展。本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需要,采取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等措施,以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玉米、水稻面积“一减两增”为目标,推动种植结构由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园区标准化示范引导作用,建设万亩国家级大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有效提高种、耕、管、收等各生产环节标准化作业水平。在取得高纬寒地水稻试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实施“高纬寒地水稻”示范工程,扶持组建了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子、新建的育秧大棚给予补贴。目前,已完成53.8吨水稻籽种定购、139栋标准化育秧大棚建设、地块平整筑埂、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和部分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借助市区同城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打造幸福、四嘉子近郊观光农业基地和上马厂休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申报省级绿标2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9个,提高了爱辉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