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壮美北大荒 最美红旗岭
2012-04-19 10:57: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郝亚萍 闫守政 刘立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花园式住宅小区
五花山下城镇美景
红旗岭农场千鸟湖风景区湿地观鸟台
红旗岭农场标志性建筑——红塔
青山环抱红旗岭

  黑龙江日报4月19日讯  坐拥完达山脉、栖居挠力河畔,红旗岭农场经过“留住青山真本色,长使大地生金银”的不懈努力,走上了一条“珍爱家园,百业兴旺;珍爱山水,幸福永伴”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22%;粮食总产17万吨,人均纯收入2.45万元。以“文化红旗岭、生态红旗岭、绿色红旗岭、富裕红旗岭、和谐红旗岭”的城镇品牌,展现着她的风采、诠释着她的幸福。

  绿色氧吧红旗岭

  2010年,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在走进红旗岭时被深深地震撼了。面对着美丽清新的红旗岭,他兴奋地说:“这里的生命力太强大了,一草一木都生金,呼吸一口空气也能生出二两银哪!”

  镶嵌在完达山北麓的这颗珍珠,被大自然赋予了典型奇特的山水地貌特征,群峰竞秀,碧水灵动。农场场部,群山环立;场部外围,三河绕城; 30万亩湿地古朴静谧,13万亩森林幽静神奇。红旗岭拥有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红松、云杉、樟子松等名贵树种,紫貂、貉、马鹿以及五味子、黑蜂蜜、刺五加、人参、党参、平贝等大量的珍贵中草药,以及木耳、猴头、蘑菇等菌类蕨类植物,狗鱼、鲇鱼、鲫鱼等水产物种,是发展“森林养生”、“中药养生”、“绿色养生食品”的风水宝地。2009年8月20日,农场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百姓益寿健康促进公益活动组委会”就生态疗养基地建设、旅游战略合作分别与农场举行了签约仪式,农场生态养生产业正式起步。

  “绿色氧吧”不仅来自天赐地赏,还来自人文的科学管护。近年来,红旗岭人本着“最大限度保护和利用原生自然景观”的原则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摒弃了通常建造工程大量填挖土石、改换原有地形等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做法,构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低密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社区。同时本着“造一房、绿一点;建一区、绿一片;筑一路、绿一线”的总体思路,造林建绿23081亩,形成了以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游园、广场均匀分布,绿化布局合理、生态健全、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镇绿地系统,绿化覆盖率达40% ;“引河建湖”上百亩,改造了城区内山水冲刷沟、荒边野角等城镇瑕疵;退耕还湿60000余亩、两荒还林3600亩,进一步净化了空气,优化了环境,提高了宜居指数。

  文化长廊红旗岭

  “如此偏远的农场,却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真的出人意料啊!”这是2010年 8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劳模修养部总经理刘志云在红旗岭农场调研时发出的由衷感叹。

  沿着历史的经络,在这里可探寻满清先祖肃慎人的足迹、赫哲族人生产生活的遗韵,还有距今7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气息。沿着红色的追忆,这里又是具有浓厚抗联、剿匪、垦荒文化的英雄故里,是王震将军视察、生活过的地方,是话剧、电影《北大荒人》、《英雄战胜北大荒》的主人公原型、名震垦区的“潜水挂钩”英雄任增学战斗一生的地方,也是众多文化名人走向世界的起点。

  “红塔”、“将军亭”、“爱心亭”等景点承载着红旗岭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每年可迎来数万人游览参观,成为红旗岭招揽天下客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红旗岭的文化之魅力,还体现在你目光所及的每一处:这里没有呆板的规矩、没有刻意的方圆,一片片精致特色楼群,皆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依山就势、顺势而行。所有的绿地也都依地貌而种、顺地势而生。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倚山而立、沿路而行、逢楼而依、伫水而羞的依依垂柳,使整个城区呈现出半城楼房半城树的生态园林特色。体现出红旗岭人“不毁一山一林、不动一草一树、不改一坡一势”的城镇建设理念和“显山、露水、见林、随形”的城镇建设特色。

  近年来,红旗岭人坚持“塑造精品、彰显特色”的建筑原则,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建设目标,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路、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打造成融合农场历史文化、适应农场区位特征以及生态发展理念的艺术精品,彰显了与众不同的“生态化、现代化和个性化”城镇建筑文化魅力。

  在打造“南湖美景”和“千鸟湖风情阁”上,红旗岭人分别考察了杭州的西湖、江苏的玄武湖、扬州的瘦西湖,在建筑手法上实现了南国园林风格与北方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较之北山公园的肃穆、红旗渠首的磅礴、千鸟湖观景台的大气,更平添了雅致和灵气。

  和谐家园红旗岭

  2011年8月,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建及社会管理推进会在红旗岭农场召开,农场党建及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垦区楷模。

  红旗岭农场党委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争先创优为契机,以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管理效能最大化为目标,积极抢占网络宣传制高点,形成了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员化”方式,构建“沟通、服务、监督、创优”四平台,最终实现“党委与民生、干部与基层、党员与群众、党组与家庭、服务与需要”五个零距离目标的“445”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服务管理的全面化、多元化、优质化,解决了过去各服务主体少于沟通、单方作战、资金重复投入等问题,延长了服务链条,消除了服务“盲区”,填补了管理“断层”。

  通过开展“三联、三带、三创”(三联:社区联系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联系社区全体党员、社区党员联系居民群众;三带:带动参与社区建设、带头投身社区建设、带领抓好社区建设;三创:创建文明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创建满意社区)载体活动,增进了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沟通、融合和共富,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通过开展新市民“学会做文明人、学会城市生活、学会现代学习法”三大教育培训工程,提升了居民素质,营造了红旗岭文明友善的人文环境、高效诚信的服务环境、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全民融入的文化环境。

  据了解,2011年,农场举办新市民各种培训班8期,参训人数达上万人次;通过文明创建活动,诞生和谐家庭近百户,其中有3户被分局评为和谐家庭,2户被总局评选为绿色家庭;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各级文明单位12个、省级文明建设示范点1个;通过“共同致富”活动,17名党员获得“勤劳致富特等模范奖”、26名党员获“勤劳致富励志奖”;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20余次,免费送电影下基层300余场,培养业余文艺团队2支,文艺骨干百余名。

  现代科学的管理服务机制、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整体素质,也递增了红旗岭的城镇文明指数:不知不觉间,“爱心超市”、“义工联合会”、“流动儿童学校”以及各种爱心团体,宛如一缕缕春风,把温暖和关爱传递到城镇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走进红旗岭的人,都领略到了那扑面而来的“让诚信变成风尚、让学习成为需求、让爱心形成合力”的文明和谐之风。

  幸福城镇红旗岭

  2010年8月13日,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调研、参观了红旗岭后,高度评价这里是“城市的浓缩”、“幸福的家园”。 

  近两年,红旗岭农场依托山水生态资源,以打造独具北方生态园林特色的“一区四城”(一区:建成国家级休闲养生度假区,四城:建成中国北方生态最佳、环境最美的旅游城、园林城、文化城、卫生城)为目标,建设住宅总面积17.6万平方米,改造修建供水、排水、供热管网19700延长米,人均住宅面积30平方米,场部新栽绿化树21.7万株,新种绿地3万多平方米。新建2处公园,2万平方米健身广场。新安路灯100余盏,新修水泥路143公里。实现了城镇化率70%,城镇绿色率38%,场部集中供热率95%,城镇道路硬化率100% 。2011年,农场又以打造“全国最佳人居环境第一城”为目标,以全力提高人们居住水准为根本,对城区内尚有的1189户平房进行了征收拆迁,使农场场部成为目前垦区第一个“无平房”中心城镇。

  与此同时,农场城镇实现了新型养老保险、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建立了人才集聚、设施完备的全方位、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的100%参保率,完成了应支付各项待遇的100%兑现。

  红旗岭人的幸福不仅体现在“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还体现在“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近年来,红旗岭人扬长避短、因利势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为自己和子孙后代铺就了一条资源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协调发展的“富裕之路”。

  实现了22万亩水稻全部河水灌溉,12万亩实现国家及欧盟有机认证;农场15家民营米业年加工能力30万吨,“五星湖”牌大米名扬中外; 发展林下参、五味子、地栽木耳等林下经济,黑蜂、林下鸡、山猪等立体生态养殖,狐貉等特色养殖以及烧炭、木材加工等经济项目;出产了以稻米加工、绿色野生产品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为主的“黑蜂”、“五味子”及“五星湖”、“七尔沁”大米等品牌产品;发展了“皇冠蛋糕”、“水上漂汤圆”等一批民间绿色有机食品作坊,其中“水上漂汤圆”现已销售到东南沿海一带,年可生产2000余吨。打造了“边陲第一村、特色农业区、千鸟湖乐园、挠力河湿地、北山公园、明月山庄(即南湖)、红旗渠瀑布”七点一线生态旅游产业。

  城市名片  

  红兴隆管理局红旗岭农场土地总面积63.6万亩,其中耕地27.5万亩、森林13万亩、湿地30万亩、草原5万亩、水面3万亩。农场场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七点一线旅游景区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最向往的地方。

  农业主要种植22万亩绿色水稻、2万亩高效作物五味子,林业重点种植林下参,工业知名产品有五星湖绿色有机大米、水上漂汤圆、皇冠月饼,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斯。

  南湖北塔、东城西园独特小城镇建设格局,展示出红旗岭农场奇特的山水风光,已成为垦区边陲一颗闪亮的明珠。近年来,农场先后被评为“垦区生态庭园经济示范场”、“垦区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垦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省级优美城镇”、“十佳宜居农垦城”等,农场境内湿地获“中国最美湿地”桂冠。

  决策者声音

  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的原则,规划上要突出城镇地域特色,开发上要结合生态保护工程,风格上要以彰显文化为主,产业上要以发展优势为先,形成具有红旗岭特色的“以水为载体的山、水、田、城共生共融”的空间发展模式和“资源节约、环境优良、经济高效、区域协调、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协调推进农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建设。把红旗岭农场建设成 “国家级最美城镇”、“全国最佳人居环境第一城”。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