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84期
2012-05-06 09:57: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萝北县坚持“三个突出”

  在备春耕生产中深化创先争优

  萝北县把备春耕生产作为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紧紧围绕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粮食综合产出能力、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合作化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等“三农”工作十大任务,坚持“三个突出”,用促农、惠农、助农、护农实际行动保证农业丰收。

  一、未雨绸缪抓备耕,突出一个“早”字。一是抗旱措施早落实。为有效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去冬今春,投资1152万元,完成了团结镇2万亩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和果树场、曙光村旱田节水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干渠清淤40公里;投资160万元,完成了大泡子塘坝工程,新增蓄水能力5万立方米;围绕21个村45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配套农田水利灌排工程建设,对排水沟道体系进行测量设计,总长度140公里、渠系建筑物223处,落实新打抗旱灌溉机井297眼、水田补水井173眼,全县机电井总数达到4945眼,沿江临时泵站68个,保证了今春抗旱保种的需要。二是种植计划早落实。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引导农民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水稻和玉米种植规模,新增水田5万亩。目前,全县54万亩玉米、41万亩水稻种植计划全部落实到地块。投资511万元新建水稻育秧小区20个,投资375万元续建智能化水稻催芽育秧基地1处,投资40万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有效提高了备春耕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8000多个水稻育秧大棚全部完成扣棚、清雪整地、备土做床工作。三是科技培训早落实。组织农业专家组和150余名农技、农机、水利等技术人员组成“党员服务三农”工作队深入一线,指导落实抗灾措施。通过深入乡村农户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活动,组织农民收看远程讲堂节目,开展大规模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围绕推广25项农业适用栽培技术和厚垄卡种、顶浆打垄、施用抗旱种衣剂等抗旱保种技术,重点选配科技指导员100名、落实科技示范户1000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10个,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

  二、为民解忧保春种,突出一个“足”字。一是政策惠农“组合拳”确保农民得的实惠足。继续落实国家和省“四补贴”政策,共计发放粮食直补1009.5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167.17万元、良种补贴909.4万元,积极向上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500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270台(套)。在此基础上,县里出台政策对新建育秧小区每栋大棚补贴7200元,对新打水田井每眼补贴1000元;投资487万元实施种植业保险50万亩,投资40万元免费灭鼠40万亩;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按照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敞开收购,促进农民手中余粮变现1.7万吨,切实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了备春耕生产高标准、高质量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二是贷款发放“一折通”确保备耕生产资金足。县农村信用联社积极组织各乡镇基层社和农民自助金融代办点深入开展“支农、利农,惠民、富民”活动,走村入户了解农民备耕资金需求,通过“一折通”形式共向农民发放春耕贷款5.3亿元,为抗旱保种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农资下摆“一站式”确保备耕生资货源足。农业、供销联社、石油等部门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和“万村千乡”农村网点“一站式”服务,及时下摆化肥1.8万吨、柴油0.32万吨、种子0.37万吨、农药160吨、农膜500吨,保证了第一批春耕生产物资及时落实到位。

  三、服务“三农”用真心,突出一个“实”字。一方面多部门监管护农。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联合组成8个护农执法检查组,深入乡村开展“红盾护农”和“春雷行动”,全面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4万份,抽查种子、化肥、农药35个品牌、120余批次,并对22家种子经销单位进行了定量包装检验,查处标签不符和备案登记不全等违规问题40多起,净化了农资市场,为农民用上安全、优质、放心农资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三大员”帮建助农。结合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考核干部的硬指标,建立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全县共计抽调288名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驻村“联络员、调研员、服务员”,组成促农工作队,深入村屯开展帮扶共建活动,贴近群众心窝、体察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通过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加大信访排查力度,积极化解农村各类问题和矛盾;通过深入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切实为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支持服务,落实农村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全面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努力使后进党组织得到转化、一般党组织得到提升。累计走访群众1800余户,召开各类座谈会14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430余条,撰写调查报告98份,解决问题409个,切实为春耕生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责任编辑:侯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