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警地携手共建
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创优”活动
密山市在“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中,以“边关携手筑长城”警地共建为重点,实行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治安联防、困难联解、队伍联育,构建了警地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兴凯湖边防线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一、换位“送课”,致富创业有保障。警地党组织通过组织联建,定调子、搭架子、结对子,夯实共建基础,提高双方党组织的战斗力,产生“双赢效应”。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共建,通过共同学习,丰富党员知识,提高党员为民服务能力,增强团结稳定护边意识。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建立共建组织机构47个,党员结成“五互”型对子161对。利用党员教育基地,共建双方党员每月开展一次“同过党日、同讲党课”活动,共建双方支部书记结合各自工作特点,“换位”开展党课教育,送课到村、到社区、到警营。警官“送课”注重对党的政策理论和组织生活规范的培训,努力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坚强的领路人、把社区党员培养成为创业的带头人、把农村党员培养成为致富的明白人;市委组织农业专家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进警营“送课”,为官兵开展农业技术讲座、计算机技术讲座等科技培训服务活动,为警员复原返乡致富创业提供信息。2011年以来,共开展警地党员教育活动90次,同过党日67场次,同讲党课72节。针对密山中俄兴凯湖边界长达80公里、渔民越界捕捞管理难问题,警地双方利用冬季闲暇时间,开展了“科普之冬警官送课”活动,对白鱼湾乡164名渔民开展安全知识讲座10余场,模拟演练8次,有针对性地提醒渔民进一步规范航行和作业生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确保渔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安装“天眼”,管控创新显实效。警地双方结合各自特点和自身优势,制定支援方案,开展联合走访、联合帮扶、联合救助工作,送设备、送技术、送关爱,产生“杠杆效应”。近年来受利益驱使,一些渔民铤而走险越界捕捞,加重了边境管理的难度,市边防支队与白鱼湾乡党组织多次联合深入兴凯湖水域进行调研,探索出依靠GPS定位系统监控渔船作业的管控新机制,仅用4天时间,统一为白鱼湾乡82条作业渔船分别安装上了“天眼”— GPS监控设备。监控设备通过电子屏幕将兴凯湖全貌及湖中渔船一览无余,能够实时监控作业渔船的行驶速度、作业位置、行驶路线等情况,具有作业渔船定位、紧急救助、越界报警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对兴凯湖水域管控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渔民法律观念及守法作业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了涉外事件发生。设备安装前,辖区年发生违边案件26起,设备安装至今违边案件同比减少17起,下降65%。
三、治安“联网”,警民创优保安宁。警地双方通过建立联防机制,促和谐、双管理、共防控,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了上下联动、警地联动的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产生“聚合”效应,有效地遏制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警地双方定期召开治安联席会,实行“十户联防”,组织建立“党员义务巡逻队”、警民治安联防小分队、护村(楼)队等群防群治组织107个,形成了无盲点覆盖的治安网络,警地“联网”进行治安巡逻和管控,在辖区内形成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安宁。白鱼湾乡边防派出所负责的兴凯湖边境线26.25公里,单凭警力进行防范十分困难。乡党委与边防部队协调行动合力治边,建立了以警为主,渔民配合,群众协助的治安警戒网络。组织渔民成立了8个协助小组,协助边防警察进行边境巡逻,发现情况及时沟通,形成了警地携手共建和谐边关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