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十二五”期间我省旱涝保收田将达1.1亿亩
2012-06-04 10:19:4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刚 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汤原县引汤灌区工程滋润沿岸数十万亩良田。

  黑龙江日报6月4日讯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干旱之后,面对没有一滴水的乌裕尔河,富裕县龙安桥镇和富路镇的农民们在今年春播前真是一筹莫展,没有雨水和桃花水,10万亩待播的稻田全部依靠打井灌溉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这样的忧虑很快就有了破解之方。原来,北部引嫩工程管理处决定在保证工程计划内工农业供水的前提下,错峰供水,从5月4日~21日,连续16天给龙安桥镇和富路镇放水1500万立方米。眼下,在依旧干涸的乌裕尔河畔,亮汪汪的水稻田里,绿油油的禾苗长势喜人,丰收的希望正在这里孕育、成长。

  大旱之年农业生产不犯愁,龙江人依靠的正是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保障。

  2008年8月21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水利事业发展问题;随后,省政府出台《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一场大兴现代水利的战役拉开帷幕,我省水利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从2008年至今,全省新建和续建了以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化工程为重点的水利项目415项,其中,超亿元大项目87项。全省水利建设总投资458亿元。水利已经被摆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第一重要位置。

  2008年9月,几代水利人所期待的引嫩扩建一期工程开工,以此为标志,从西部到东部,以两大平原为核心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三江平原14个灌区、泰来抗旱引水灌溉工程、19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5个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随着多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并取得进展,我省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引嫩扩建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每年给西部地区供水22.55亿立方米,其中向城市供水9.89亿立方米,农牧业灌溉8.66亿立方米,渔业1.40亿立方米,湿地等生态供水量为2.60亿立方米;工程下游沿岸的400万亩农田将由此受益。

  三江平原14个灌区从2008年陆续开工后,兴凯湖、八五九、绥滨、勤德利等4处灌区的渠首工程已投入运行,待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发展水田面积1306万亩,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全国前五的特大型千万亩灌区。

  本着边建设边受益的原则,从2008年~2011年,全省增加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20万亩,达到2205万亩;增加水稻面积1500万亩,达到5017万亩,仅此两项,每年可为受益农民增加130亿元以上的收入。

  在大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我省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各种中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从2008年至今,我省共解决了76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启动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专项规划内17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同时,深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曾经严重水土流失的黑土地又重焕生机。

  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实行坡沟兼治,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几年来,我省先后开展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多项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5万亩,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约0.9亿吨。在我省依兰县,通过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试点工程,“坡改梯”黑土还田厚度达10厘米,按照每300年至400年增加1厘米黑土层的自然成土速率计算,相当于节省了3000年以上黑土层自然恢复时间。

  2010年1月的一天,一场严肃而热烈的讨论会在大庆市政府的会议室内举行,在这个会议上发言的有农民代表、基层干部,认真倾听记录并不时提问的则是来自国家水利部的领导、专家,而此前,这些领导、专家已经在大庆连续几天现场走访、调研当地发展玉米膜下滴灌的经验。在这次调研后不久,国家水利部传来喜讯——以大庆玉米膜下滴灌经验为典型在我国东北部四省区推广这项技术。

  大庆市地处我省西部旱区。为突破农业生产干旱缺水的瓶颈,他们试验并组织实施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收效显著:与常规玉米相比,亩均增产450公斤以上,亩收入增加400元;用水量为喷灌的1/2,比喷灌节水50%,比漫灌节水86%;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8%,籽实质量普遍高出常规玉米一个等级以上。大庆市的经验是我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缩影。近年来,我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持续增加。

  “国家有投资要上、国家没有投资自筹资金也要上。”在高效节水灌溉的问题上,这样的思路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从2008年起,我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平均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灌溉形式也由从前的中小型喷灌为主,改变为大中小型喷灌和膜下滴灌多元发展的格局。到2011年底,全省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00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90亿斤,实现农民增收55亿元。去年秋季至今,仅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西部旱区就新增近400万亩的膜下滴灌和节水灌溉面积,农田抗旱保收能力明显增强,支撑粮食产能水平稳步提高。

  有了大水利的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逐渐夯实。预计到2015年,全省旱涝保收田将达1.1亿亩,耕地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5000万亩,水田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仅1.1亿亩灌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全省2亿多亩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将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每年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000亿斤以上,相当于全国粮食产量的1/10。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