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1日讯(赵文良 记者侯巍)“刘教授,今年我们这里发现了桃小实心虫害,如果不用农药,怎么才能把它灭除?”。“可以使用诱捕盒捕杀桃小实心虫,这个盒里面全是胶,成虫钻进去就被粘住并杀死了。现在悬挂上,9月末收回,其间只更换3次诱芯就能有效捕杀桃小实心虫,控制虫害发展,保证苹果生产安全。”农业专家刘延杰耐心地为果农示范讲解着。
据了解,这是宁安市在江南乡东安村果树示范基地举办的“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培训宁安示范基地培训班”上,黑龙江省东北苹果技术体系研究所所长刘延杰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了田间地头,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为农民现场开“药方”。
江南乡东安村寒地果基地是国家级果树示范园区,2010年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无公害认证。随着基地生产的发展,果树病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多,危害逐渐加重,如何解决防治病虫害与控制农药污染这一矛盾,确保基地生产的苹果真正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成为果农们头疼的问题。
“沼气生产而产生的沼渣、沼液,对果树来说是很好的生物有机肥,废弃了十分可惜,应该收集起来循环利用。”当了解到农民将大量的沼气废渣废液扔掉的情况后,刘延杰又向果农们讲授起了果树增施有机肥的知识。“沼渣可作底肥,沼液可作液肥对果树进行喷施,不仅使果树大量增产,而且还能够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质量要求。”
“这样的培训,真实在!”果农李世军兴奋地说,“过去我们参加培训,往往是翻翻书,看看图片资料,听听介绍,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这次培训,专家面对面、手把手,生动有趣,一学就会。”
据了解,年初以来,宁安市农业部门邀请省内农业、林业专家开展的送科技、送知识下乡培训活动,已举办了5场(次),受益群众达700余人(次),真正把贴近实际、便于推广的实用技术带到田间地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