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吴倩秋 记者杜筱) 据卫生部门住院分娩实名登记统计,黑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6(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有些地方出生的二孩及多孩性别比甚至分别达到了120和150点以上,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为此,黑龙江省将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暨重点治理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据卫生部门住院分娩实名登记统计,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6(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也就是每出生百名活产女婴对应出生108个活产男婴。当前,导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根源仍然存在,尤其是“两非”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技术手段增多、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等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等等,攻坚难度越来越大。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有81个县(市、区)超过出生人口性别比上限,其中34个县(市、区)在110点以上,有些地方出生的二孩及多孩性别比甚至分别达到了120和150点以上,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为此,黑龙江省提出了“争取在五年内将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和“关爱女孩行动”。
黑龙江省要求,各地要继续发挥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要严格执行B超使用、终止妊娠药物销售使用、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审批制度;严把胎儿性别鉴定关,严把人工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关,严把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审批关,从源头严防“两非”行为。对“两非”涉案人员,该开除公职的要坚决开除公职,该吊销执照的一律吊销执照,涉嫌犯罪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省已把国家免费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作为全年工作重点予以推进,并提出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监管、目标人群全覆盖、重点人群跟踪服务和目标人群信息管理等工作要求,为重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供了实用平台。要求各地要全面深化“惠家工程”,把实施民生工程和村民自治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利于计生女孩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在独生子女奖励、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扶贫致富、养老保障、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通过倾向性扶持等形式,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的好事、实事,让计生女孩家庭充分体会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优先优惠。
黑龙江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各项数据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紧紧围绕“重点治理年”的各项任务,扎实工作,锐意创新,为促进全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