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志愿者教授小学生们如何做无碳小车。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东北网6月19日讯(记者 王蕊)19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爱在明天支教团”40多名志愿者与南岗小学110多名小学生联合举行了一场科技运动会。
本次科技运动会时长一个多小时,110名小学生分被分为4组,先由大学生志愿者向小学生们讲授水火箭、船模、纸桥和无碳小车等如何制作和原理,并现场演示“火箭发射”、小车运行等,随后,由110多名小学生开始亲手制作他们喜爱的模型,并接受最终评选。

南岗小学的学生们制作完成了“水火箭”。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学生们试验刚刚完成的科技成品。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高何宇奇是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正在跟着志愿者学习如何制作船模的他兴奋极了,偶尔也会被难倒,皱皱眉、挠挠头。“虽然是泡沫模型,做起来也挺难的,不过已经记住怎么做了,以后争取自己做一个。”记者在与他攀谈后了解到,如今12岁的他是在云南出生的,是个黎族男孩,2006年时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他才随着奶奶和爷爷来到哈尔滨生活到现在,这期间,他很少能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据介绍,哈尔滨市南岗小学的农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48%,参加活动的110名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有54人。负责本次活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王高帅同学说,哈工程的志愿者希望利用大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资源服务社会,来丰富农民工子弟的科学文化生活,让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开拓他们的知识和视野,通过趣味运动会启蒙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据悉,此次运动会是“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希望工程星光行动成长服务”审批的100个项目中,唯一一个以运动会的方式向农民工子女传授科普知识的活动。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