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2日讯 为推动《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顺利实施,确保大小兴安岭林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规划先行优势,通过走访调研,组织专家编制了《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系统性融资规划报告(2011~2020)》(简称融资规划),其中总融资需求约4000亿元,国开行预计将提供不少于600亿元的融资支持。
《融资规划》深入研究了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主要领域规划项目的投资融资条件和特点,科学预测了各规划领域的投资和融资需求,谋划了各领域投资和融资的主要来源渠道,设计了《林区规划》实施的投资融资方案,研究提出了支持投资融资规划实现的政策建议。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同时注重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规划》分析预测了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2252亿元,融资需求约4000亿元,其中“十二五”总投资4122亿元,融资需求大约1400亿元。
据了解,国开行省分行将围绕《林区规划》,发挥大额中长期融资优势,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推动规划逐步落实,对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创造融资条件,发挥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领域的融资优势,给予全方位的融资服务,特别是加大对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局场布局优化、棚户区改造和转型产业等的支持力度,在规划期,国开行省分行将通过投、贷、债、租、证等综合金融服务为《林区规划》重大项目提供不少于600亿元的融资支持。一是积极支持公路铁路交通设施。通往林区国道、省道和林区局场路网建设;二是积极支持林区中心城市、小城市和重点镇城市道路、供热、供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三是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230个林场(所)撤并搬迁及保障房建设;四是积极支持林区产业园区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支持森林、湿地、草原、冰雪和少数民族风情等林区特色旅游,使生态旅游成为林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扶持发展北药,充分利用林区寒地生物资源和“绿色药库”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北药产业;支持发展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
据悉,《融资规划》也对推动《林区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加快林区体制改革和组织实施;加强政府投资和融资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投资和融资;加强林区金融体系建设。支持林区金融机构增强融资能力,建立完善林区融资担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