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吃粽子、踏青、摘艾草 冰城端午气氛浓(组图)
2012-06-23 10:52: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2日晚19时中央大街人潮如织,庆祝端午节。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哈尔滨节日气氛浓厚,一些市民在选购葫芦。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东北网6月23日讯 (记者 侯巍)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哈尔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粽子、艾草、荷包组成浓浓节日画卷,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更是人潮涌动。

  22日19时记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看到,哈尔滨街头处处洋溢节日的气氛,葫芦,艾草,五彩线,各种各样头饰挤满步行街两侧。记者沿中央大街步行街往防洪纪念塔方向走去,平时只需20分钟的路程,记者用了1个多小时才来到防洪纪念塔下。

  据了解,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等,百姓有挂荷包,摘艾草,挂五彩线,踏青及吃粽子和鸡蛋的的习俗。每到端午节来临,市民们将五彩线系在孩子手上,脚上,祈求平安。

  22时,市民逐渐散去,松浦大桥、松花江大桥灯火通明,远望,很是壮观。

  23日4时左右,记者在道外七道街看到,一些踏青的市民早早来到松花江边,买点艾草或者来到松花江边捧起江水洗洗脸。一些市民将艾草插在头上,将装了艾叶的荷包挂在脖子上用来驱虫,祈求平安。据了解,一些市民为了早起踏青,索性带着帐篷住在江边,隔江望去,松花江边有绿树的地方五颜六色的帐篷一个挨一个很是醒目。

  据市民王女士介绍,每年端午节哈尔滨老道外都很热闹,因为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端午节又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这么一个节日,很多的市民及游客都愿意来松花江体味这座城市,这不仅是哈尔滨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哈尔滨人的传统习惯。人们怀有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情感来到江边,边散步边用水洗洗脸,洗洗手,纪念先人,品味生活。


商贩销售的气球。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一位市民在挑选着荷包。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松花江边踏青的人们。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踏青归来。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一位母亲带着三个月的孩子来踏青。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一位市民带着自己的八旬老母亲来踏青。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孩子们快乐的玩着。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热闹非凡的中央大街。东北网记者侯巍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