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队员们在大卫广场合影留念。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龙江三峡两岸风光。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500公里美景连绵如画
22日早8时25分,来自省科顾委、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的近40名自驾游爱好者驾乘奥迪、道奇、马自达等10辆车从哈尔滨市区出发,按计划将行车500多公里,走哈同高速,经依兰、佳木斯、鹤岗开往萝北县。
一路好天气,天高云淡,搭配着错落成排的红顶小屋、旋转的风车,翠绿的远山,锦绣的农田,连绵不断的龙江夏景,淋漓尽致的乡野情怀,叫人舍不得眨眼。
中午,车队在距哈市200多公里的依兰服务区短暂休整,吃饭及加油。笔者注意到,这条路线,路面情况总体还算不错,高速双向4车道。除鹤岗往萝北的后半段路程,正在修路,路况较差外,其余路面较平整。
经过7个多小时的行车,车队于下午16时顺利抵达萝北县,入住界江国际大酒店。晚上县政府的欢迎宴,让还没来得及感受“界江之都”神秘的队员们,提早感受了萝北的“火热”,欢歌热舞一扫白天的疲惫。

路上美景连绵如画。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名山岛树屋。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靓丽峻秀“龙江三峡”
23日清晨的萝北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队员们整装待发,迫不及待踏上体验之旅的首站——龙江三峡景区。“岸上看是江,船上看是峡,山上看是湖,天上看是龙”上船前导游给大家卖了个关子,随着队员们乘船游览的深入,神秘的龙江三峡面纱下的真容渐露,蜿蜒曲折,形似巨龙,好不靓丽峻秀。如果把长江三峡比作硬朗高大的男子,那龙江三峡就像是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身处三峡中,一边是令人神往的异域风景,一边是风景旖旎的界河风情,别有一番滋味。
一个半小时的船上游览,大家还意犹未尽,不远的兴龙峡谷又让大家感受了萝北丰富的林业资源,峡谷中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等许多名贵树种遮天蔽日,形态各异。俨然一个珍稀树种博物馆,走在幽长的栈道上、呼吸着林间的清新空气,“绿”韵醉人。

黄金古镇全景。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性文化博物馆内景。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黄金古镇”亲手淘金
随后,自驾车队又开往太平沟风景区,游览黄金古镇。该景区用岩石、木桩、雕塑再现了清晚期太平沟风光繁荣时期的景象,所谓“十里长街,百户商铺、千家灯火、万两黄金”说的就是这个“金沟”。原址复建的金厂衙门,沿袭了清朝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导游介绍说,当时太平沟出产的黄金大部分上缴朝廷,只有一小部分做成首饰用于民间,福洪祥金店就是当时经营金饰的商铺,如今名字依旧,但里面卖的却是旅游纪念品了。
队员们边走边听着许多“金沟”的有趣故事,导游说为了纪念这些历史,古镇里还建了采金历史博物馆、烟馆赌局博物馆、及东北地区唯一的性文化博物馆。看过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后,队员们又在淘金服务库里,用里面最原始的淘金工具,在备有含金的矿砂里,体验起亲手淘金的乐趣。
沿着贯穿古镇东西的水泥路拾级而上,十一栋以当地野花命名的仿民居客栈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这客栈不仅能看还能住,每间里面都是现代宾馆的标间模式,价位也只相当于一般中档宾馆的价格。水泥路的尽头,是临山而建的望江阁茶楼,开放观景平台可看到部分界江及古镇的全景,队员们就选择在这里吃午餐,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十分惬意。

连接名山岛与名山旅游名镇的通岛桥。 东北网记者 李倩摄

观光塔。 东北网记者李倩摄
登观光塔“内外兴安尽收眼底”
下午,离开古镇的队员们又兴致勃勃的登观光塔,俯瞰龙江三峡风光。坐落在小兴安岭东南麓的的最高峰上的观光塔,高24米,是全钢结构,这里不仅是当地林业部门护林防火的观察点,还是观光旅游者的必来之地,因为登上此塔就能将滔滔龙江,内外兴安尽收眼底。
经过游三峡、逛峡谷、登塔观光,这些即充实又忙碌的旅程,队员们都感觉有些疲惫了,但一想到24日还要游览名山旅游名镇,大家就又充满期待,兴奋起来。
俄犹风情“名山旅游名镇”
24日一大早,车队就从酒店出发,前往名山旅游名镇,在建的名山旅游名镇已经初具规模,犹太木屋、联排别墅、犹太教堂、大卫广场等都已搭建成型,这个黑龙江边境最美的俄犹风情小镇在鲜花翠柳的映衬下已初露芳容。
参观完名山旅游名镇,一行人乘坐电瓶车前往一桥之隔的名山岛参观,这个黑龙江上唯一被江水环绕的小岛,岛上的植被保存完好,有金沙滩浴场可供夏日休闲;有演通讲寺可进香祈祷;有黑龙庙可了解黑龙江的神秘传说,岛上还有我国唯一的界江流域博物馆,馆内展出文物、标本、实物4000余件,集中展示了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奇特的生产及生活习惯。是我省史馆史上的一大亮点。
渐近中午,在犹太木屋用过午餐的队员们,即将回哈,虽然大家还没有完全领略萝北的“美”,但看过的美景已足够大家斟酌回味,正像自驾游队员闫会东所说的:“大美龙江、不虚此行、游完萝北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