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6日讯 2012年5月1日,我国首个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快递服务》正式实施。让大家期待的是“国标”中对快递业规定:“先验货后签收”。虽然这是一个推荐性“国标”,并不具备强制性。“国标”已经实施一个多月了,但在双鸭山市快递业看来,“先验后签”有点难。
快递企业:先验后签增加成本
“国标”规定“先验货后签收”,此项规定明确叫停了“先签字后验货”的行规,的确令人叫好。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实际执行中却并不乐观。双鸭山市圆通快递的负责人表示,“双鸭山市每天的派送量近千单,而由于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流动性大,面临的是量多人少。快递员的收入又和派送量的多少直接挂钩,‘先验后签’势必耽误时间,降低收入。”
“双鸭山市的客户群较分散,一幢楼很少超过5单快递,如果每份快递都先验后签,必定增加时间和成本。”双鸭山市申通物流的负责人说,“公司也要求快递员在快递过程中告知顾客,但执行起来确实存在难度。”
快递员:件件核实速度减慢
小王是负责双鸭山市八马路片区的快递员,他告诉记者说,“在我经手派过的快件中,客户提出来要先验货的并不多。虽然公司领导有说过新国标的内容,但如果客户不是十分坚持一定要先验货的,我自己肯定不会主动提出来。”
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一天大概派四五十个快件,负责的片区范围相对较大。前两天,他派件时碰到一个客户没接电话,他只能连续打了六七次电话,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联系上对方。“我们都是骑车送货的,原本速度就比较慢,如果个个都要先验货,肯定会延长派件时间。而万一验货之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双方还要花时间沟通,就更加耽误时间,送快递的速度一定会减慢的”。
消费者:支持先验后签但有时做不到
双鸭山市市民小敏是个网购狂人,对于新“国标”,小敏认为这一标准对于一些快递企业实施的“先签后验”霸王条款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我个人当然支持先验后签”。
在双鸭山市建龙公司工作的小贾说,在去年快递电脑的过程中,他曾遭遇过快件“内伤”。“当时签收后,发现主机箱外包装有点变形,拆开后发现主机箱电源损坏,维修师判断是野蛮分拣撞击所致。”小贾接着说:“以前先签后验是快递业的潜规则,如果这一国标真的能实施起来当然是好事。”
家住双鸭山市向阳家园的孟女士说,“我非常喜欢网购,但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有时候快递送到了我人却在外面出差,快递就只能寄到单位,根本不能验收。”孟女士郁闷地说:“即使我在家,要求验货也只能看快递员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