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村里孩子进城上中学——探访富裕县集中办学创新之路
2012-07-03 10:52:36 来源:  作者:孙佳薇 姚建平 姜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塑胶跑道、宽阔的草坪让孩子们告别过去的因陋就简,学生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姚建平 摄

  黑龙江日报7月3日讯 富裕县并不富裕,至今还是省级贫困县。然而,这个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却足够“富”。

  日前,记者走进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时,眼前一亮,这所投资上亿元、容纳全县乡镇80%初中生的学校,处处彰显现代化气派,拥有教学楼2座、科技楼2座、宿舍楼4座、艺体馆1座和新建400米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1个……难怪当地人称它为农村教育的航母。

  记者一跨进学校大门,就听到教学楼内传出朗朗读书声,看到操场上一群男孩子正在起劲地踢足球,女孩子们席地而坐,不时为他们加油呐喊。这是七年二班的一节体育课。走到学生堆儿里,记者与名叫姜楠的女孩儿聊起来。“在这里上学,感觉好吗?”面对记者的发问,姜楠并没有流露出羞涩或拘谨:“非常开心,能在塑胶跑道上跑步,能在体育馆里看比赛或者表演,能在标准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从早到晚都能和伙伴们在一起……”她的语气里透着快乐与自豪。“还能回忆起村里小学是什么样吗?”记者接着问。“平房……没有图书室……上完体育课身上都是土……教室里见不到阳光……”姜楠这样描述。

  姜楠是当地绍文村人,在2011年9月2日之前,她一直就在村里读小学,到了小升初时,正赶上县里实行集中办学,将全县9个乡镇中的11所中学全部集中到县城。集中办学,使姜楠和她的伙伴们有了跟县城孩子一样的读书待遇。

  这之前,每个乡镇都有几所中学,但都学生不多,教师资源更是捉襟见肘,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却一个也不少。教育资源无法满足致富农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县城的中学,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学读书,有的甚至让孩子到县城中学去当择校生或借读生。仅富裕县一中、二中、艺中这三所中学,借读生就占了20%。

  2006年,这个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分散、网点过多、教学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的实际,因地制宜实施教育改革,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弱县办强教育”,决定用几年时间,投资上亿元,在县城建一所励志民族中学,把各乡镇学校的学生和优秀教师会聚起来,集中办学。让农村孩子读上书、上好学,使城乡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成为富裕县几年来举全县之力常抓不懈的民生工程。

  和其他升初中的孩子一样,姜楠顺利地来到县里读书。邵文村与富裕县距离50多里,路途遥远并没有让姜楠的父母产生异议,“在这么好的学校念书,你可要用点儿心啊!”姜楠的父母亲自把她送进学校,之后就去山东打工了。虽然离家远了,不能见到父母,但姜楠自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集中办学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教育,但后续保障如何跟上?比如学生离家远了,学生上下学问题该如何解决?富裕县对此做出了有益尝试。

  今年,县政府出台了《富裕县校车管理办法(试行)》,实行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安监、公安、教育、交通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励志民族中学接送学生的车辆和当地客运公司签署了租赁合同,客运公司拿出28辆跑线客车,负责接送学生往返学校。这些车辆具备双重身份,学生在校的10天上课期间,它们是行驶在高速路上的营运车辆,而学生放假的四天,它们穿行在村屯间,变成学生路途中的“诺亚方舟”。

  七年五班杨先凯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家在富海镇的富民村,离学校30多里,以前的上学路,他要从村里走到公路边拦截“招手车”,伴着蒙蒙亮的天空,独自一人等车的滋味,对他来说不仅苦涩而且害怕。即便是搭上车,到校晚仍是常有的事。长时间的候车是每一名农村学生的无奈,而超员超载的危险更让人揪心。住在宏生村的狄佳楠同学,当年常常会碰到车上超员的现象,她坐的招手车上没有几个座位,司机把车座拆掉,细窄的长条木板凳上学生一个挨着一个,路途颠簸,板凳摇晃。

  现在,狄佳楠和杨先凯乘坐同一辆接送学生的车辆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他们手中都有一张车辆出发的时刻表,只需要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就可以安全地在家门口下车了。“上车有座”、“安全,父母放心了”、“服务到家”,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对记者说,稚气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2006年至今,富裕县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4.2亿元。2007年以来,连续3年对教育的投入都在数千万元以上,累计投入资金759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集中办学后,励志民族中学现有近3000名学生,其中,80%的学生每年有500至600元的住宿生补助,贫困住宿生的补助能达到每人750元。

  今年4月,富裕县又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把改善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的学生营养餐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狠抓落实。在校学习期间,每生每天补助3元,每年600元。以课间加餐方式,每天供应一杯牛奶、一个熟鸡蛋。

  当一天中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时,姜楠和其他学生一样,小鸟儿似的奔向食堂。6元一碗的麻辣面,颇受学生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