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多部门联手共解“停车”难题
2012-07-04 11:25:45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齐静岩 庞天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4日讯 随着佳木斯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停车难”所带来的问题是越来越突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为了彻底解决市区“停车难”这个热点问题,市委、市政府就破解这一难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责成公安、交通、建设、规划、财政、工商、物价和国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市区停车场管理的有关工作。

  汽车饱有量不断增长、市区停车泊位缺口2万个,可以说是“供”和“需”之间的矛盾,但决不是“供不应求”四个字能够概括的。从建设到管理,从资源利用到经营与收费,问题存在于多个层面。

  确保“三个到位”从根本上解决佳木斯市停车难

  市公安交警支队就加强佳木斯市停车管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结合佳木斯市停车设施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佳木斯市区停车管理办法》(送审稿),目前正在政府法制部门审定中。

  交警支队负责人建议,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一要规划到位。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完善规划建设。针对市区停车难的问题,建议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根据佳木斯市的经济发展、小汽车不断增长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佳木斯市公共交通状况,加强停车场的研究,规划和建设公共停车场,出台系列措施,要求大型公共建筑、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原有停车场全部恢复停车功能,并根据不同地段的繁华程度,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改造增设公共停车场、停车位。对新建住宅区以及商场、娱乐场所,根据有关规定,配置停车位指标,提高停车位的配建比例,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要建设到位。城市建设部门在总体规划设计城区建设布局时,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和住房建设,充分考虑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应从当地的财政状况出发,前瞻今后一个时期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的比率,按照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机关办公区的分布情况,科学设定停车场的位置和面积,做到规划一处,建设一处,停车场就落实一处,努力满足机动车停放的需求。同时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开辟临时停车场(点),合理地把一些步行道、空地和交通流量较少的次干道和支路开辟为临时停车点,解决临时停车泊位的供求矛盾,并利用停车收费的资金进一步完善各种交通安全设施,兴建公共停车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管理到位。公安交通管理、建设、规划、财政、工商、物价和国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区停车场管理的有关工作。从而实现“五规范”、“三统一”,即规范经济人、规范停车设施、规范停车服务、规范指挥手势和文明用语、规范收费标准,统一经营主体、统一经营模式、统一经营范围,有效提升城市停车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区停车管理混乱的状况,还道路于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增加车位与“查漏补缺”两手一起抓

  记者在市区街头看到,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将车辆随意停靠在路边,占用了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此举虽然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也会因此被交警贴上罚单,但是机动车驾驶员不得不冒着被罚款的风险将车辆停靠于此。

  一位司机无奈地向记者诉苦:“我们也不想把车辆停靠在路边,一是容易被罚款,二是车辆也容易出现刮蹭。但是你看,这些大型商场、购物中心附近,停车位实在有限,只能把车辆停靠在路边了。”

  记者在市区一些大型商场看到,这里的停车位只有十几个,确实很难保证来此购物的市民停车问题。这些大型商场在规划之初是具备地下停车场的设施,但是很多商家将其挪作他用,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市区“停车难”的现状。

  有业内人士指出,增设停车位是立足长远的规划,着力解决的,还是将来的停车位需求,而对于时下已经存在的停车难题,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已建成小区或商用楼,其规划配建的车位标准相对偏低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触及。这部分的问题不解决,即便是将来出门有位停,但回到家,车主依然要为停车满院找位。

  在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上,增加车位与“查漏补缺”同样重要,应该“两手一起抓”。

  “我们不妨学学武汉、长沙的经验,在当地,凡是原建筑物配备车位不足的,如果进行扩建或改建,必须按车位差额数补足,否则不予验收。”市城管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民革市委副主委刘士新认为,吸纳社会资金,开拓停车产业也是一个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法。“我认为这种经济意识的萌动会成为朝阳产业,或者能够成为佳木斯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经济意识萌动变成战略规划,我想这不仅仅是停车办法管理的推行,而是对佳木斯整个经济社会的巨大贡献。”

  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建所有的停车位都依靠政府投入,这不太现实。但如果市场运作,停车场便可能良性循环起来,让投资者感觉投资停车场有益,可以盈利,便可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