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让“交警精神”的城市名片永远闪亮
2012-07-05 14:05: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李冠一在风雪中执勤。资料图

  东北网7月5日讯 题:记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动力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李冠一——让“交警精神”的城市名片永远闪亮

  记者 岳云雪

  外勤交通民警,无论是在酷暑烈日下,还是冰雪寒冬里,随处可见他们在车水马龙中忙碌的身影。日前,哈尔滨市公安交警支队动力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李冠一入选“全国交警系统第六批执法标兵候选人”名单,成为哈尔滨市唯一进入候选人名单的个人。

  “黑龙江省公安交警系统规范执法标兵”、“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从警9年先后荣获省、市40余项先进表彰,李冠一凭借着一身过硬的公安交管业务基本功,认真履行着作为一名外勤交通民察的神圣职责,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深受百姓喜爱、违法驾驶人闻风丧胆的青年执法标兵。

  坚持规范化让驾驶人“心服口服”

  李冠一所在的交警动力大队一中队辖区内既有省政府、省公安厅等重要的省直党政机关又有第九中学、风华中学等知名学校,每天过往的车辆数以万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了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李冠一结合“大练兵活动”打响了早上训体能、在岗练技能、下班学法律的战役。执勤中的李冠一,每一招一式都是那么顺畅自然,干净利落,许多途经此处的市民感慨地表示:“这位交警指挥真带劲,看着就舒服”。

  在日常执法中,李冠一始终坚持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每名驾驶人知对错,明法律、辨危害,力争不让违法驾驶人带“气儿”离开。一次,一名出租车驾驶人因在机动车道上拉客被取缔,在接受处罚时以百般理由推脱,车上乘客及围观老百姓也纷纷替他求情。对此,李冠一以路面为讲堂,先表明处罚依据后,再围绕违法危害性和事故案例进行细致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并详解从严执法对保障交通秩序的必要性。一席良苦用心的话语最终使驾驶人和市民由不理解转为了对其执法的认可。

  许多被李冠一处罚过的驾驶人因敬佩其执法方式,主动与其成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并在其带动下成为一名模范遵章的驾驶人。


 

李冠一在路上巡逻。资料图

  过硬本领被封“无路权车克星”

  为从严打击各类无路权车辆,交警部门专门成立了婚庆车违法整治小组,在李冠一带领下,该小组迄今已滞留违法车辆400余台。有的车因为是“高仿”即使在内行人眼里也很难看出蛛丝马迹,但李冠一却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断定真伪。

  2007年年初,支队开展了全面整顿治理无路权车的战役,李冠一在工作之余利用所有的休息时间跑遍了各大修车厂向修车师傅、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很快掌握了根据车牌号段知车型、根据车型知出厂年代、根据配件知真假车的辨别方法,从年检标志、强险标志等细微之处辨别车辆真伪,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使无路权车辆无处藏身,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无路权车克星”。

  2007年末,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被省交警总队选派参加公安部交管局“查缉机动车假牌假证业务技能培训班”进行培训,回来后他又通过不断地勤奋钻研业务知识,总结出一整套辨认套牌出租车和打击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维护了合法驾驶人的利益及正常的营运市场秩序,为创建和谐交通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明服务让群众的心“暖呼呼”

  李冠一认为,所有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始终离不开“安全”两个字。他始终注意从源头上加强安全宣传和管控。多年来,第九中学门前学生上、下学时接送车辆大量聚集,加上学生成群结队过道,秩序非常混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于这样一道难题,他积极想法破解。在他的建议下,大队与学校组织了“文明交通我参与”的演讲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得到了校方及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此外,他还提出分年级错时上下学的措施,解决了同时间上下学时学校门前每天接送学生的车辆停车时妨碍交通的问题;他针对专业送子车的管理特别认真,对每一辆车都有登记,包括驾驶员的年龄、驾龄、准驾车型和车辆的年检、行驶路线、车辆出厂年限等。同时对专业送子车辆规定专门停车区并严格管理,使学校和学生家长都非常满意;他提出学校门前交通标线及交通设施的重新施划和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学校、学生及家长的认可。通过警校联合的办法,既保证了学生上下学的自身安全又畅通了高峰时段的车辆,使这一路段的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指挥疏导交通、保障路畅民安;严查交通违法,维护交通秩序,李冠一将自己的青春全部播撒在长年坚守的三尺岗台上,严格规范执法,热情细致服务使“交警精神”这张冰城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