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进万家抗春旱保春种
讷河市千名干部在春耕一线创先争优
自去年秋季以来,讷河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大幅度减少,缺墒缺水面积达到50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3.2%。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讷河市委坚持把抗旱保种工作纳入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克服困难、合力攻坚,确保全市抗春旱保春种工作取得实效。
一、开展“三访三问三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抗旱氛围。以“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抗春旱、保春种”为载体,深入开展了“三访三问三宣传”活动,即访有经验群众,问抗旱良策;访贫困户,问备耕生产困难;访合作社与种植大户,问结构调整意向。宣传省委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的工作要求,宣传全市种植结构调整的意见规划,宣传土地规模经营的市场效益。通过开辟电视专栏,及时发布气象部门的监测情况、农业部门的测查情况、水务部门的堪测情况,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认清旱情、及早行动、积极抗旱。春播以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共发放抗旱工作宣传单30000余份,征求意见5000余条,向贫困户捐款捐物累计资金33000元。
二、坚持“一联三包三到户”,形成上下联动的抗旱态势。坚持把抗旱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带动党员干部深入落实“一联三包三到户”工作责任,有效凝聚了抗旱合力。“一联”,即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党员干部组成包乡工作组,分组联系乡镇,在抗旱期间驻乡工作,负责乡镇抗旱工作的总体指导、督查与推进。“三包”,即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屯、乡镇机关干部包地块、村屯干部包农户,形成一贯到底、直包到户的责任体系,确保村屯有人包、地块有人看、农户有人管。“三到户”,即抗旱信息宣传到户、抗旱项目落实到户、抗旱难题解决到户,使各项抗旱措施直接送到农民手里。今年4月以来,全市有近3000名党员干部驻村工作,帮助农户落实抗旱措施60余项,解决抗旱难题2600件,为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行“一定二诺三联制”,健全组织推进的抗旱机制。注重在抗旱工作中发挥党建载体的推动作用,深入推行“一定二诺三联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一定,即结合农村党建“定标评议”,细化量化村级抗旱工作指标1700余项,建立指标台账,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实行兑标奖惩和“一票否决”。二诺,即结合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承诺、乡镇党委书记向市委承诺,专题签订抗旱工作承诺书187份,以抗旱成效决定岗位去留,使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抗旱热情明显提高。三联制,即结合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建立市乡村抗旱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逐级汇报、评议、考核,使市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紧密联结,健全抗旱工作的推进机制。
四、强化“一调一建一保障”,提升合力攻坚的抗旱水平。深入实施“2211”结构调整规划,结合入户宣传、专家讲座、基地示范,帮助农民分析旱情、算账对比、调整结构,使全市大豆面积减至213万亩,玉米面积增至208万亩,水稻增至45万亩,马铃薯70万亩。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多方协调、资金扶持、项目倾斜,全市新打抗旱水源井1300眼,新购进喷滴灌设备1387套,围井建池78处、围井建罐40处,新建临时泵站36处,使抗旱面积增至20万亩。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组建了党员技术服务队、水务服务队、农机服务队,指导农户采取坐滤水、泡田、纸筒育苗移栽等方式,实现种植面积326万亩,作物抗旱能力明显增强;改泵建罐、改罐200处,每处每天可提水600吨;改修农机3800台(套),每天可增加22,800亩坐滤水种植面积。目前,全市抗春旱保春种工作已全部告捷,作物出苗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