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头茬儿蓝莓结果 人工原生态种植首获成功
2012-07-10 13:56:22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海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采摘蓝莓

  产业园种植的蓝莓

  生活报7月10日讯 “我吃了10颗蓝莓果了,看我的舌头变成紫色了吗?”“一颗,两颗……原来蓝莓也有这么大个的。”眼下,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9日,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红旗村的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园里,一些抢先尝鲜的市民都对硕果累累的蓝莓树发出惊叹。据悉,这是哈市乃至我省首个人工原生态种植的蓝莓园区,该园区的成功采摘填补了我省蓝莓产业原生态种植的空白。

  栽植:棚室里长成地产蓝莓

  在很多人印象中,青紫色的蓝莓果只有黄豆粒般大小,而在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园里,记者看到,虽然每棵蓝莓树的高度跟野生的差不多,但一排排青翠欲滴的蓝莓树上,却结着像5角钱硬币大小的蓝紫色浆果,看起来十分诱人,吃起来口感偏甜一些。“这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蓝莓品种‘北蓝’,别看个儿大,在哈尔滨栽种后口感很好。”据园区技术负责人梁佰库介绍,该园区种植的蓝莓全部来自美国,有“蓝丰”、“爱国者”、“北蓝”、“黑珍珠”、“V7”等11个品种,这些蓝莓种苗先是在丹东经过培育后于去年4月移植到哈尔滨,一期露天栽植了600亩,投资3亿元,今年7月蓝莓开始陆续成熟,亩产量预计能达到2000公斤左右,现在看,棚室栽植蓝莓获得了成功。

  “我国原生态人工种植蓝莓起步较晚,全国也为数不多,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园在省内属首家。”梁佰库告诉记者,因为野生蓝莓不耐储存,现在哈市市面上销售的蓝莓多半是经过深加工的产品,少量的蓝莓鲜果也是南方城市运过来的,新鲜度较低,价格昂贵。其实蓝莓能抵御零下50℃的严寒,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哈尔滨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适合蓝莓生长和甜度分解。此外,为了保证蓝莓的绿色生态有机,园区全部采用野生有机山土,定期更换土壤,保证蓝莓的绿色有机成份和花青素含量,工人对树上的害虫亲手捕捉而不是喷洒农药。

  采摘:不用铁撮子撮全部用手摘

  蓝莓向来是高贵水果,市场价每斤在120元左右,随着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园蓝莓的大量投产,“世界水果皇后”的蓝莓果开始端上冰城市民餐桌。

  据哈市南岗区农技站朱继先站长介绍,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大兴安岭一带有野生品种资源。历经十余年研究,蓝莓组培技术已经能够使蓝莓在温室和大田中移栽成活,但我国的原生态人工种植蓝莓起步较晚,在全国为数不多,此次在黑龙江尚属首家。朱继先说,原生态种植的蓝莓与野生蓝莓相比,不用提前采摘,保证了蓝莓的个大、味美、果肉细腻,营养充足。尤其在包装运输环节上可以节省30%的费用,降低了产品价格,让本地市民吃上物美价廉的蓝莓。

  在园区记者看到,这里的蓝莓都是手工采摘,而不是用采蓝莓的铁撮子撮。“用撮子野蛮采摘会给蓝莓带来巨大的伤害,是粗野的采摘方式,会导致蓝莓死亡。”据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园总经理宋雪娟介绍,该园区计划在一期基础上再投资15亿元,栽植3000亩,完全可满足哈市市场对蓝莓鲜果的需要。我们想让更多的城市市民近距离接触蓝莓,感受蓝莓采摘的乐趣,在家门口吃到新鲜、低价的高贵食品。

  未来:打造北欧

  田园风情

  蓝莓小镇

  据宋雪娟介绍,人工原生态种植蓝莓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该产业园正在建设蓝莓智能温室、蓝莓主培车间、蓝莓冷冻储藏车间、深加工车间、蓝莓科技研发中心,预计今年底全部竣工使用。届时该园区将对蓝莓果进行深加工,将其建成我国最大的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之一。园区建成后还计划无偿向农民传授蓝莓种植经验,可在园区周边乡村扶持蓝莓种植专业户1.2万户,带动农民致富。

  记者了解到,在蓝莓产业园区内将规划建设蓝莓小镇,小镇将融入北欧设计理念,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北欧田园风情。千亩蓝莓园随时随地可以采摘品尝。在蓝莓小镇,还能够看到蓝莓从种植采摘到深加工的全过程,市民也可承租一块土地亲自打理,畅享城市之外的乡村梦想。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