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7月12日讯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除了要专心研究课堂教学,还要走出课堂研究教育,经历从教学到教育的成长,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
1998年从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23岁的高崇辉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来到哈市泰山小学任教。十几年来,凭着一股拼劲、韧劲和钻劲,这个教育战线的“新兵”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获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市劳模、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市“师德十佳”教师……
虚心、认真、踏实、肯干,从教伊始,高崇辉就以此为座佑铭。虽然当时年轻,教学经验少,但他坚信天道酬劳,勤能补拙,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优秀教师学、向学生学。仔细推敲每一句教学语言,巧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渐渐的,他的课堂教学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他所教班级的成绩不仅在全校无人能及,在全区也是名列前茅。
高崇辉并未就此满足,在领导、专家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中。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的行为,先后经历了“激趣导思”、“快乐教育”等阶段的教学探索实践,他把“快乐学习,让学生学得更精彩”的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中,初步建构了“问·研·导·练”四步教学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使师生在相互引导、互动中体会到了教与学的乐趣。
“教育,并不复杂,这是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的过程。”高崇辉常这样鼓励自己。作为班主任,他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有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孩子。每天7点,他都准时守在班级门口,让每个学生看见自己亲切的微笑,听到他真诚的问候,“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今天你真精神……”在这些点滴关怀中,高崇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心的言传、爱的身教,如今的高崇辉把心灵的养护和智慧的培育作为教育的两翼,对他而言,教育就是面对心灵的事业,充满了心灵的沟通和心心相印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