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我省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巡礼 服务龙江新跨越
2012-07-15 10:29:1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常春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7月15日讯 高楼万丈拔地而起,是因有基础的承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

  “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保民生,创先争优迎十八大’的主题,牢牢把握‘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确保全省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有新作为、难点工作有新突破、创新工作有新特色。”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年初在对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出部署时说。

  把握形势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取百日攻坚实效,摘创先争优果实,掀起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热潮,全省各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龙江特色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

  百日攻坚

  搭建“两类”组织连心桥

  黄一鹤是一个刚满30岁的年轻女孩,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鸡西市一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

  “一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非公企业,不是指成立时间,而是企业120余名员工,平均年龄仅有26岁。虽然在2007年已经建立党支部,但党员流动性比较大,组织生活不易开展。”黄一鹤说。

  5月26日,通过“双向”选择,黄一鹤来到了该公司担任专职“党建指导员”,利用自己曾在高校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经验,指导公司完善党建制度、建立党员活动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今年3月初,省委组织部提出在6月末前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利用100天时间在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成立党组织。“百日攻坚”活动启动后,鸡西市结合工作实际实施“经纬工程”,其中一项便是创新推行面向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退伍转业军人、待业大学生等社会群体以公益性岗位选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畅通“两类”组织与上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黄一鹤便是其中一员。

  “她来了之后,指导公司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活动,员工都很愿意参与,通过党组织先锋队和党员的模范带头,全公司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公司总经理刘恩福说。

  “百日攻坚”,关键还是保证“两类”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不久前,牡丹江市东安区传来好消息:该区157家“两类”组织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为175名社会组织和非公有企业的流动党员安了“家”,党的工作在东安区“两类”组织的覆盖率达到100%。

  “‘百日攻坚’活动中,牡丹江市集中力量开展活动,组织、统战、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协同作战,县(市、区)委集中攻坚,对工业园区、商业街区等‘两类’组织集中区域重点突破,确保了6月底前实现有党员的‘两类’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100%,党的工作覆盖率100%。”牡丹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载体创优

  亮出身份共建和谐党群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新伟街道,有一个很热的词儿,“党群温馨小组”,一个党委与群众联系的纽带,不但名字听来让人温暖,名字背后整个团队也做出了很多让社区居民温暖的事儿。

  “辖区东轻实业公司改制结束,我们街道承载了下岗失业人员2000余人,党员92人。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辖区发动‘温馨小组’成员与失业人员积极联系,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问题,对于有创业意愿的,我们还帮助他们办理了小额贷款。”平房区新伟街道街工委书记王凯艳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天,329个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党群温馨小组”,涵盖全街6228户居民,将党和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作用早已超越了沟通与联络。

  不同形式、灵活多样的载体的创建,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有了开展工作和模范带头的抓手,也使得基层党组织建设异彩纷呈。

  放眼去看,五大连池市以“心连心、促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嫩江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下乡活动”,北安市深入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中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

  宁安市在农村探索实施了警务党建工作模式。它们立足基层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现实,本着“农村稳定则社会大局稳定”的原则,依托农村治保力量组建村警队伍,探索成立了全市村警协会,同步建立村警协会党委,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村警协会分会,建立分会党支部,全面覆盖全市240个行政村,打造了全国首个农村警务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分类定级

  铺路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是实现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实现晋位升级的基础,首先要对每一个基层组织“把好脉”。这已成为广大组工干部的共识。

  鸡西市共有4355个基层党组织,如何确定每个基层党组织的“坐标”?“在制定《分类定级实施方案》时,对评分项目进行差异化设计,逐项分类确定了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将基层党组织划分为‘四类八档’,细化‘项目参数’、‘档次梯度’、‘评分标尺’,力求‘坐标’精准。”鸡西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截至4月中旬,鸡西市已全面完成分类定级工作,涉及基层党组织4355个。

  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摸底调查见分晓。黑河市北安市采取有关部门“联动式”、乡镇街道“网格式”、行业主管部门“归口式”等方式,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全市“两类”组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了相关工作台账,做到了职工党员底数清、基本信息实、归属关系准。截至目前,该市分类定级全部工作也已经落实到位。

  对照坐标和目标,找差距改不足,集中整改力求晋位升级,各地争先恐后、迅速行动。黑河市各县(市、区)市委和市直各党(工)委及基层党委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坚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了A、B、C、D四类台账,特别是对评定级别较低的D级、C级党组织,明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进行重点整顿,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

  为促进后进村整体晋位升级,富锦市委坚持标准、把握原则,选派了29名优秀乡镇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既为乡镇干部丰富基层工作阅历、积累群众工作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开展。


 

  制度建设

  长效管理力取党建实效

  如何让基层党组织在完成集中整改并实现晋位升级后,进一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是途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省各地建立了一批学得来、推得开、见实效的务实管用制度。

  “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员队伍的网格化管理,按照党员特长,把所有党员纳入网格,分配任务,明确责任,量化管理,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6月22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平房区,旁听他们正在进行的每周一次的党建例会,该区新伟街道街工委书记王凯艳正在发言。

  平房区委组织部长王英利告诉记者,每周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听工作、找问题、传经验、树典型、推方法、抓落实,促进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来开展,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城建设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已成为该区推动党建工作的一项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基础,近日,牡丹江市东安区委组织部在兴隆镇江南村举行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仪式上,兴隆镇江南村党支部等九个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示范基地进行了揭牌和授牌。

  “通过放大示范作用,加强工作力度,引领各级党组织切实树立制度意识、提高党组织的约束力,学习典型制度、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强化制度落实、提高党组织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示范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向心力,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为上合拍,让党建这面旗帜高高飘扬。”东安区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马清录说。

  在高校系统,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在省内高校率先设立了党建工作专项经费,首创了基层组织活动立项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在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优秀寝室长“四条线”上发展学生党员的新模式,构建创新活力迸发的党建格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整改提高、晋位升级中,在务实长效制度的建设中,我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步步为营,再创佳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