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中和社区“民情通”4年来解决家长里短2000余件
2012-07-16 09:50:27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柏凡露 张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7日讯 15日上午,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号楼居民给大成街道办事处中和社区的“民情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已停水多日。下午,在社区的帮助下,自来水来了。类似跑冒滴漏、停水断气的琐事,在中和社区“民情通”工作法的帮助下被及时解决。

  从2008年起,该社区推出了“民情通”工作法,包括“民情信箱”、“民情热线”和“民情日记”,以此来了解、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4年来,该工作法共接到来信来电2000余个,件件得到了回应和落实。

  闲置报箱成了“民情信箱”

  2008年,中和社区为了更好地为居民办实事,将居民楼道里闲置的20多个信箱贴上了“民情信箱”的标签。开始居民们都在观望,几个月信箱里都没收到一封信。家住永新街46号的魏老太,试着将邻居家老头儿突发急病,瘫痪在床,老伴儿没工作,老两口生活拮据的事儿写了封求助信投进民情信箱。没想到,信投出的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就入户了解情况,为老两口办了低保。家住比乐小区的赵春悦是江南春饭店的下岗职工,身体不好,家中负担挺重,找不到工作的她悄悄地把信放进信箱。在社区的帮助下,她在居民院里开了一个配钥匙、修锁、开锁服务部,有了稳定的收入。

  有了良好的开始,“民情信箱”开始被居民广为利用,来信内容从环境卫生到询问国家政策,从办低保到找老伴儿,从孩子上学到子女就业……4年来,社区共收到了居民来信几百封。

  “民情热线”——社区里的“110”

  说起社区里的12条“民情热线”,居民们都称其为社区里的“110”。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拨打电话,就会马上有人来救急。

  居民张大爷反映建新街一处废品收购站随地堆放废品,产生异味,且影响居民区安全。接到投诉后,社区立即组织人员来到废品收购站,责令其清理废品,安全经营。事后,张大爷说:“没想到‘民情热线’的作业速度还真快……”春节前夕,中和小区居民王师傅家的楼上漏水,顷刻间家里成了水帘洞。到了晚上,楼上的邻居还没回家,情急之下,王师傅拨通了“民情热线”。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查找漏水居民家的电话,并找到闸门,暂时停止供水,当晚漏水故障被排除。

  “日记”内容是社区工作的大事

  多年来,中和社区一直采取家访、电话和便条等方式与居民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状况和实际生活困难。

  下岗居民刁秀娟早年丧偶,一个人带孩子生活,社保人员经过多方努力,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有了稳定收入;家住人和街5号的齐亮,父母离异,父亲整日酗酒,齐亮考上大学后,社区积极联系驻街单位为他捐款,圆了大学梦。

  社区主任赵国艳说,“民情通”工作法以三种不同的沟通形式,形成了居民与社区间的帮扶互动。居民根据遇到问题的轻重缓急,来选择民情热线、民情信箱寻求帮助。而通过民情日记,社区建立了下岗职工档案、求职登记册、特困家庭档案。居民遇到的困难记在日记中,这是社区干部工作中的大事。

  4年来,通过“民情通”工作法,社区共接到百姓来信来电2000余个,件件得到了回应、落实。无论是独居老人寻求帮助、谁家有个家长里短,还是邻里纠纷需要解决……社区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出现,提供帮助、解决问题。如今,该工作法正被更多的社区学习和推广。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