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东北农大探索种菜新模式 “露地蔬菜”南下进军北京
2012-07-16 10:48: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悉心照料 


 

茄子丰收 

分拣豆角 

 

  东北网7月16日讯 7月12日,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项目执行组副组长潘凯接到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电话,该基地送检的10个蔬菜样本全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有的甚至达到有机标准,农残指标仅为市场普通蔬菜的十分之一。这是基地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结果。7月下旬,蔬菜将进入采收旺期,潘凯说,应季露地绿色蔬菜走上百姓餐桌,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极大有利于我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蔬菜基地欢迎农民“偷艺”

  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位于双城市兰棱镇胜友村,距双城市区20公里。12日,记者驱车来到基地,只见平坦的土地上错落有致地长着数十种蔬菜。矮秧的茄子、柿子,架秧的豆角,再高一些的是粘玉米。站在指挥部二楼的简易工棚上放眼望去,蔬菜基地里一片绿意盎然。田间,工人们把已经成熟的果实装入筐中,再运到地头的临时仓储地点。临时储存点前,豆角、辣椒堆得像小山一样,数十个工人正在分拣并整齐地码到丝袋内。

  董彦正在把过好秤的蔬菜搬运到车上,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附近农户像他这样在此打工的有200多人。在这工作时间越长,他越认识到技术的重要。董彦一直认为种菜对于农民来说不算难事,农民家房前屋后的菜园都是自己种,为此他暗自较劲,要看看基地种菜有啥特殊。董彦把育好的黄瓜秧苗栽到自家的小园中,不知不觉间,基地的黄瓜都采摘上市了,可自家小园的黄瓜还没长成,董彦纳闷,浇水、施肥、打药、除草一样没落下,上市时间咋晚了20天呢?算算经济账,就这20天时间黄瓜价格可差老了。再仔细一品,基地培育的黄瓜籽小、个头大小适中,味道清香,比在市场上买的籽种出的好。“咱那些土方法还是不行啊!”他说,这次失败的比拼让自己坚定了学习种菜的决心。


 

  “不服不行,行家就是行家。”在田间管理上,董彦也对这些专家竖起大拇指,在茄子生长期间发生虫害,他向专家汇报,“地里长红蜘蛛了,该用什么农药杀虫?”专家告诉他,不用杀虫,过几天就没了。董彦心里打鼓,“专家也瞎忽悠,没听说不打农药地里的虫子自己就没的。”几天后,一场大雨过后,专家让他再到地里看看有没有红蜘蛛,董彦惊奇发现,地里的红蜘蛛真的一下子都没了!潘凯告诉他,这种虫害是由干旱引起的,天气预报说这些天有雨,正好利用天气杀虫,再配合一些生物药剂就能彻底杀虫,也保证了农作物农药低残留。据了解,基地重点采用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严格控制化学药剂、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肥水管理。

  董彦说,在这里打工挣钱,还能和专家学习种菜技术,两不耽误。现在他掌握了不少种菜知识,来年打算自己单干。

  “大学+政府+合作社”

  合作共种试验田

  种植户李树民和几个人正在田间采摘茄子,过秤后直接装到北大荒食品专用车上,一个小时后,一车茄子装满运出。“这些菜能一直能卖到9月末,直到下霜为止。”

  李树民是双城朝阳乡农机合作社的成员,今年该合作社受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基地委托种植100亩茄子,农大出3毛钱一斤回购。他说,现在保守估计种100亩蔬菜能净剩10万元,平均一亩地效益1000元,这可是种玉米收益的好几倍。

  虽然是头一年种植蔬菜,李树民看出“门道”,合作社有大型机械,有整地价格优势,村里的水房离这里不远,这些成本都能省出来,今年又和农大专家学习技术上经验,在生产上应该没有问题,即使来年蔬菜价格波动大些,也比种植大田挣得多。如果来年还有这样的地块,他还要再承包一些地。

  蔬菜基地占地1230亩,目前共划分了37个种植区,每区平均25亩地左右,有27个茄果类、瓜类蔬菜种植区反包给当地农户。基地采取的是“大学+政府+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模式。蔬菜种子、幼苗、地膜、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全部由农大免费提供,并与签订蔬菜生产承包合同,缴纳500元/亩的抵押金,在种植过程中只出人工,农大按产量收购农户种植的蔬菜。专家制定了各类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培训种植技术,并不定期亲自指导。所有承包户每天填写种植记录,以便专家随时监测指导。

  这种模式对于农户来说“旱涝保收”,同时农户在农大教授的言传身教下,掌握了蔬菜技术知识。潘凯说,来这里打工的200多个农民将成为将来的技术骨干。

  打时间差质量牌

  露地菜将进军北京

  日前,哈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的检测车开进蔬菜基地,随机抽取尖椒、茄子、黄瓜、豆角、甘蓝、白菜等所有采收的蔬菜进行了农药残留量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量均合格,并达到或接近“有机”蔬菜标准。其中农残指标只有0.04,仅为普通蔬菜的十分之一,并实现产品可追溯。潘凯说,这个检测结果加上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测报告,给基地的蔬菜上了“双保险”。

  潘凯作为基地蔬菜生产的全程参与者,他说,当前多数蔬菜均散户种植,各标准不统一,农药化肥用量过大存在安全隐患,基地引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技术规程生产,决不牺牲安全追求产量。

  潘凯说,每年7-9月是南方省份蔬菜供应淡季,对我省而言却是蔬菜生产的黄金期、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北菜南运”既可以解决南方省份的蔬菜供应问题,又可以大幅度提升我省菜农的收入。相对于棚室蔬菜而言,露地蔬菜有机质含量高,农药污染少,且前期投入成本低,种植面积大,病虫害轻,便于机械作业。基地中有些高档菜,比如矮秧菜豆(俗称长豆角)、圆茄,适合“京津唐”口味,他希望通过打质量牌,让露地蔬菜进入北京市场。

  据介绍,露地蔬菜基地正探索符合龙江露地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在品种选择、集约化育苗、露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个环节,形成的标准化技术流程,经整理后,将无偿提供给全省广大农户,为农民开展露地绿色蔬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目前,该基地已日均采收蔬菜20吨左右,预计采收旺季日均可上市蔬菜50-80吨,蔬菜年产量可达到3500吨左右。按预期市场价格估算,年产值将达到490万元以上,年收益可达到120万元以上。潘凯说,目前,基地第一年投入运营,生产经营、物流运输等还在逐步完善,这需要企业参与进来。目前将以北京市场为战略重点,依托“北大荒”优势品牌,打通“北菜南运”销售渠道,并探索建立“大学+政府+合作社+农户+公司”运行模式。这样基地每年还可同时辐射和带动周边1万亩以上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年增收不少于1400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