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讯 因为没有哈市户口,她一直是一名“寄读生”,因为家境贫寒,她从没有上过辅导班,靠着一份毅力,一份对回报家人的执著,她一直勤奋学习成绩优异。14日,“寄读”女孩黄雪佳以631分的高分,收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喜极而泣。
“妈妈6年前遭遇车祸,留下间歇性头疼头晕的后遗症,不能打工。为了供我和弟弟上学、赡养爷爷奶奶,爸爸没日没夜地给人开车‘拉脚’,累得晚上躺在炕上直哼哼……”提起家里的特殊情况,黄雪佳说她特别心疼爸爸,可是又无能为力帮爸爸。“考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这成了黄雪佳学习的动力。
黄雪佳父母都是农民,雪佳还未出生,全家从延寿县搬到道外区民主乡新国村租房生活。因为户口问题,从小学习成绩总是班级第一名的黄雪佳却无缘重点学校。中考时她考的458.4分过了六中、九中和三中群力分校的分数线,但由于没有本市户口,她不能上这些名校。最终,阿城一中破例录取了黄雪佳。
面对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黄雪佳倍加珍惜。因为家境贫困,她从未上过一堂补习课,别的同学休息时,黄雪佳在学习,别的同学周末出去放松时,黄雪佳还在学习。有的同学调侃说:“你天天学,不累呀!”黄雪佳说,想到爸爸干活时汗珠噼里啪啦往下掉的情景,她觉得学习根本就不能算累。
今年高考,她总分631分,英语成绩139分。老师说,到北外上学,距离她今后当翻译的梦想不远了。7月9日,黄雪佳得知自己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专业录取,而该专业在黑龙江省只招一人。14日,大学录取通知书终于送到,那一天,爸爸破例没出工,买了熟食,让妈妈做了几个菜。全家人举杯那一刻,黄雪佳看到,爸爸和妈妈都在偷偷地擦眼泪。
高兴之余,全家又面临难题,黄雪佳上学的费用一年至少得一万元,弟弟明年也将高考。懂事的黄雪佳偷偷地找了一份家教工作,每天为两个孩子补课。黄雪佳说,无论多难,自己也要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