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高层论坛举行
2012-07-23 14:18:52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作者:李晨赫 张贵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讯 万物生长的季节,绥化大地上也生长着“中心崛起”的希望;“五型经济”战略促进了“五个一流”的强势建设,也催生了携手合作推进产业战略升级的新跨越。7月20日,由绥化市市委、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主办的“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高层论坛”在市财政专家评审中心隆重举行。

  上午,出席高层论坛的代表深入肇东市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先后参观了园区内的汇源果汁工业园区、百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源仑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东顺纸业有限公司、润泽薯业公司、宝迪食品工业园和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这个市投产、在建的产业项目。从肇东市产业项目建设特别是园区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勃勃生机,使与会领导、专家看到了绥化发展“五型经济”、建设“五个一流”、加快“中心崛起”、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强力推进“六个跨越”的强劲力量和强大希望,也坚定与绥化市合作推进产业战略升级的信心。

  14时,“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高层论坛”在市财政专家评审中心举行。

  绥化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清文出席高层论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朱清文代表市委、市政府及586万人民对出席高层论坛的领导、专家、嘉宾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推进绥化产业战略升级、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把脉支招的专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朱清文全面介绍了我市自然概况和近两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绥化市位于黑龙江中南部,处于我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个最发达的经济圈内,是全国、全省著名的特色农业物产之乡、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和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以及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等战略部署,不断完善提升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五型经济”,全面建设全省一流的产业园区和工业经济、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大农业、全省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省一流的城市型经济和龙江中心地区中等规模城市群、全省一流的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中心崛起”,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强力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跨越、由传统落后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跨越、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跨越、由经济弱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由大农村向现代大城市跨越、由较低民生水平向较高民生水平跨越,呈现出了更高水平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民生水平大改善大提升、各项工作大提档大晋位的全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了突破性增长,2011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下转第四版)

  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明显的形势下经济乘势而上、逆势而上、强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加速扩张,增幅稳居全省前列,创造了绥化历史最好水平。全市GDP实现369.2亿元,同比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5.3亿元,增长34%,高于全省24.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6.4亿元,增长19.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8亿元,增长37.2%,高于全省18.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亿元,增长16.2%,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朱清文提出,绥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主要是"五型经济"战略实施收到了显著成效,使建设全省"五个一流"得到强力推进。"五型经济"战略是大发展大跨越战略和实践的创新,经过一年多的突破性实践,彰显了强大的工作优势和巨大的发展强势。放大优势大力发展异地经济,使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全市集中优势超强发展。去年至今,全市共引进异地经济项目265个,总投资578亿元。壮大力量大力发展乡(镇)村经济,强化了民生载体,激活了乡(镇)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出现了全民动手全民招商的形势。去年全市开工建设的乡(镇)村项目676个,总投资700多亿元;全市乡(镇)村经济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1%,有三个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到目前全市开工建设投资超千万元的乡(镇)村项目756个,总投资738亿元。集约集群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经济,搭建了11个县域经济、工业经济、乡(镇)村经济、异地经济的平台载体,加快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汇聚,形成了一流的产业集群。目前11个园区总规划面积448.8平方公里,累计投资46亿元,累计入区项目811个。今年上半年集中开工建设了3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29亿元。借助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借助大都市的城市功能和载体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在肇东市五站镇、东发办事处,兰西县榆林镇,安达市卧里屯乡辟建了高端产业园区,吸引项目落户园区,提升了都市圈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实力。提升层次大力发展城市群城市群经济,通过改造老城区、辟建新城区和建设开发区等举措建设城市群,产城一体地发展高端的城市型经济。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力突破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我市建设全省"五个一流"的主要成效。

  朱清文指出,绥化经济有突破性进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直部门、高校院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绥化客观情况制定了符合发展实际的战略思路、政策措施及引导全市干部群众艰苦创造的结果。但绥化经济是低基数、低起点的起步和紧缩条件下的逆势而上,传统产业、小规模产业、科技含量低产业居多,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市委提出了招商引资战略升级、产业战略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战略升级,特别要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战略升级、由低科技低层次产业向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升级、由小企业向大企业集团战略升级。向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升级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长久竞争力和质量效益的根本出路和战略重点,因此,绥化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合作,给予支持,联系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给予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我市愿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和平台,做技术资源重组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做技术试验的基地,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地。希望省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应充分认识到绥化具有与大都市一样的城市功能、产业优势,还具有环境宽松、政策优惠、效率很高、服务优良、快捷成长的优势,请把绥化作为科技基地、战略合作的重点,不局限于现代农业的科研合作,一起加快产学研结合,放大在都市圈经济、城市型经济等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人才效能得到高效释放,为绥化发展、人民福祉做出贡献,也使各自的事业得到发展,实现共赢!

  绥化市市领导王金会、邱奎忠、刘兴东、马立新、赵万山、杜吉国、王兴彪、于丽颖、吴仲秋、刘野、刘维权出席高层论坛。

  绥化市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兴东主持高层论坛。

  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省科技厅副厅长于立河出席高层论坛并讲话,认为我市产业发展到了战略大升级的关键时期,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基础加大与省直高校院所的更广泛的科技合作,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升产业项目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要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为己任,认真落实合作协议,提供好科学技术服务,使自身得到发展和壮大。

  省直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高层论坛。

  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高层论坛。

  为产业经济发展把脉,为产业战略升级支招,参加论坛的专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制约瓶颈纷纷建言献策。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杨德森、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郑秋鹛、省科学院副院长郭春景分别就我市产业优势、市场定位、项目建设层次、产业质量效益以及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指导性建议。

  绥化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万山代表市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德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提出,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政产学研技术合作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我省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创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环境和空间,搭建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的舞台。发挥高端人才集聚、产业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双方确定了合作的总体思路、合作的内容(包括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技术交流等),建立了合作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