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体育健身图片
搜 索
“36元检全身”靠谱吗?体检套餐其实可以这样选(图)
2012-08-07 14:37:03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晓晨 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那岩/绘

 

  生活报8月5日讯 “个人体检预约延至11月开始,单位、团体正常进行。”这是近日记者在哈市一家大型医院体检中心看到的通知,护士小刘说,从7月开始,几乎各大医院的健康体检工作都进入了旺季,仅他们医院,高峰时一天就要接待150名健康体检人员。“高峰期,由于设备、医护人员实在无法满足市民的体检需求,个人健康体检的预约工作只能延至高峰期之后。”

  正像小刘说的那样,在日前成立的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乃至全国的体检市场都处于红火发展阶段,人们的健康体检意识不断提高,体检人数逐年上升。来自卫生部《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健康体检市场的红火:2010年全国健康检查人数约为2.87亿人次,全国专业体检机构健康检查人数约为542.39万人次。但是,近日也有医疗专家指出,健康体检人数逐年上升的背后,存在着“盲目消费”和“稀里糊涂体检”等问题。7月31日,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的专家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析。

  透视一

  “36元检全身”靠谱吗

  健康体检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让想要体检的人们眼花缭乱。那么,做一次体检究竟要花多少钱呢?

  【案例】

  8月15日是李斌父母结婚35周年纪念日,李斌寻思着给父母送点儿礼物表表心意,可左思右想就是不知道送什么好。这时,有同事建议他带父母去做一次健康体检。然而,面对市场上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体检价格,李斌不知如何选择。“前几天我在家门口的一个社区诊所看到,他们在条幅上写着‘36元检全身’;而在一家大医院看到,项目最全的体检要11784元。虽然我也知道‘36元检全身’不可信,但是为啥和大医院的价格差距这么大呢?两种体检究竟差在哪儿?”李斌不解地问。

  【把脉】

  主讲人: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会长、哈医大二院体检中心主任李颖

  李斌的疑问,其实是很多有健康体检意识的人的疑问。对于“36元检全身”,李颖表示,根本不可能。她说,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不但很多单位将健康体检作为一种员工福利,个人体检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以哈医大二院为例,四五年前接待的体检人数只有1万人左右,如今已经达到了两万人,而且是因为“这是目前接待能力的最高值,对接待人数有所控制”,可见健康体检市场的前景。

  “市场火了,随之而来的会有一些‘消费陷阱’。一些不具有体检资质的药店、个人,为了销售药品便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以低价体检为诱饵,向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卖药,从中牟利。”李颖认为,所谓的“36元检全身”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设下的“消费陷阱”。体检价格存在差距,既有设备新旧和精确度的问题,也有资质和销售渠道的问题,但是做一个相对全面的健康体检,在三甲以上医院至少也要1000元,如果选择级别稍低的医院,价格能便宜点儿,但也要500-800元。“36元检全身”连基本的材料、试剂成本都不够。


那岩/绘

 

  【提醒】

  李颖说,一般像“36元检全身”这样的“低价体检”就是给体检者量量血压、血糖,做个心电,有的为了体现是“全身检查”,还会用医院早已淘汰的X光透视机,从头到脚扫一下,说是可以检查全身,其实只是胸部透视。

  李颖提醒,现在医疗市场上只有几家医院有PET-CT,是做全身扫描检查的,主要是针对肿瘤或疑似肿瘤人群明确诊断使用的,一次的花费要数千元,其他任何机器都没有一次“看全身”的功能。

  透视二

  “经济实用套餐”怎样选

  在很多体检中心都可以拿到一份体检项目及收费标准单,上面有价格不等的体检套餐,市民该如何选择呢?

  【案例】

  何玲玲在哈市一家杂志社工作,因为没有正式编制,不在单位体检的范畴之内。出于对健康的重视,7月初,她自己来到哈市一家市级医院做了一次所谓的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只包括验血、验尿。在她看来,自己才30岁,身体又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如果血、尿没有问题,也就证明自己是健康的。直到前不久,她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天才知道,这样的体检远不能做到较全面的疾病筛查。

  【把脉】

  主讲人: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秘书长、哈医大二院体检中心副主任蒋伟

  那么,该如何选择健康体检项目呢?蒋伟说,体检的目的就是早期发现潜在的致病因素,及时给予纠正、治疗,所以体检部位应该尽量以“不遗漏”为标准。

  体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排除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甲肝、结核病、性传播疾病等;肿瘤的普查,包括运用先进仪器设备进行各脏器扫描,检验肿瘤标记物;重要脏器的生理监测及疾病的普查,尤其是心脏、脑、肝、肾等器官的普查。“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检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议市民结合自己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特点,增加一些适合自己的‘个性项目’。”蒋伟举例说,如爱吃辣、常吃辣的人,在体检中一定要有对消化道和咽部的检查;爱吃甜的人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外,应选择查一下血糖;而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如交警等,体检时肺部的检查非常必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增加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女性要注意对乳腺疾病的检查。这些都需要医院体检中心医生的专业指导。

  【提醒】

  蒋伟说,在体检中他们发现,很多单位为职工选择的体检项目并不能达到“较为全面的检查”,这就需要职工们注意一下单位给选定的体检项目,并在咨询医生后,适当增加自己身体所需的检查项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检的经济实用效果。对于个人体检,不建议到门诊自己选择检查项目,因为在体检中心,医生可以根据体检者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检查项目的指导,而门诊没有。

  蒋伟表示:“健康体检的间隔时间要根据不同年龄、体质、个人经济情况等来确定。一般来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两年做一次体检,重点在于传染性疾病的普查;30-40岁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并且要增加肿瘤的普查;40-50岁每年至少体检一次,要增加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普查;50岁以上每年应体检两次以上,重点在于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普查。另外,疾病高发区域的人群还应加强高发病的普查。”蒋伟强调,在健康体检中,最忌讳的就是“体检不全面,有问题没查出来”,因为这样反而更容易让人放弃对疾病的警惕,延误治疗良机。


 

  透视三

  持续健康管理如何做

  在体检的市民中“检完就拉倒”的不在少数,其实健康体检并不只是“检”,还包括检后的健康管理,这也是我省成立体检(健康管理)学会的目的。

  【案例】

  去年,在哈市一家国企工作的陈女士体检时被诊断出“高血压”,医生建议她进一步检查患病原因,但陈女士因为工作忙一直拖着没查,结果前不久她头疼得厉害,到医院一查,是脑部长了一个肿瘤,做了开颅手术才保住了性命。

  【把脉】

  主讲人: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名誉副理事长谭文华

  谭文华说,目前国内的状况是,30%的病人占用了90%的医疗资源,70%的相对健康者只用了10%的医疗资源,这种比例倒挂将会扩大病人的比例,医疗资源将不堪重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相对健康的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健康体检是手段,对健康体检进行后续的管理,才是“未病预防,小病早治”的关键。

  谭文华告诉记者,美国的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日本的健康管理在1959年也已经开始,而我国的健康管理在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尤其是我省起步更晚,发展基础更为薄弱。哈医大二院从10年前开始对健康管理进行“试水”,省体检(健康管理)学会成立的意义也在于此,不仅将为各大医院提供健康管理的交流平台,对提高市民和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管理意识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提醒】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程序。通过健康管理能使人们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方法,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健康管理可以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家族病史等,判断患病倾向,由医生提供健康生活处方及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时指导就医,降低个人医疗花费,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