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曝光午夜出租不守运营秩序 为文明城市抹黑
2012-08-14 11:42: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石岩松 褚晓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4日讯 最近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对哈尔滨火车站站前的出租车营运市场加强了监管,白天哈站候车区出租车运营秩序有所好转。可记者晚上在哈站周边走访发现,午夜哈站周边的区域,一些出租车揽客、拼客、不打表按人头收费。

  候车区排队人多车少

  12日22时40分,记者在哈站出租车等候区看到有20多辆出租车等候载客,几十名旅客排队打车。22时50分,随着几辆火车集中进站,出租车等候区排队打车的旅客越聚越多,足有三四百人。不到两分钟,停车场内所有出租车全部载客离开,等车的乘客依然排着长队。

  23时30分,出租车等候区内一台出租车也没有,拎着大包小裹行李的旅客们抱怨:“都等了快半小时了,还没上去车。”记者站在队伍中体验打车,足足用了35分钟。

  站外拼客按人收费

  在铁路街禁停区,出租车驾驶员在车站外揽客。

  松花江街沪士商场门前,多辆出租车在此候客。

  与哈站候车区出租车人多车少现象相比,哈站周边区域出租车聚集成堆,司机喊客、拼客,异常忙碌。


 

  22时30分,铁路街靠近火车站一侧热闹非凡。近20台出租车停在“禁停区”,有的驾驶员走向哈站出站口。在出站口,10多位身着蓝色制服的驾驶员在此揽客。“平房,平房,差一位就走人了。”“江北,江北,早走早回家了。”驾驶员扯开嗓子招揽生意。

  23时,两位背着背包的女性旅客刚一走出出站口,就被一名头戴鸭舌帽,穿蓝色制服的出租车驾驶员盯上:“去哪呀老妹?不排队马上走,正规出租车。”“去哈西,车停在哪了?”女旅客看到出租车停靠点长长的等候队伍,被“鸭舌帽”说动了心。

  “我的车就停在铁路街昆仑大酒店前,哈西50元,上车就走。”“怎么这么贵?平时打车只要20多元。”女性旅客问。“你看看这都几点了,坐我的车又不用排队。”说话间,“鸭舌帽”向旁边的旅客走去。“好好好,50就50吧。”女旅客妥协了,跟着“鸭舌帽”走到铁路街昆仑大酒店门前车牌号为黑AC××00的出租车。

  在铁路街昆仑大酒店附近和松花江街德克士餐厅附近,都有出租车在候客。

  23时许,3名学生模样的旅客和一位驾驶员,在车牌号为黑A9××87的出租车前讨价还价。“到江北商大,30(元)一位,等齐4个(人)咱就走人。”驾驶员说。

  “来检查就说是亲戚”

  23时10分许,在南岗区松花江街德克士餐厅附近,驾驶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手捧着瓜子,一边话家常,一边喊客。“今天拼几趟了?”“今儿来的晚,刚开始整。”车牌号为黑AC××22的出租车驾驶员一边嗑瓜子,一边询问过往的旅客,“大姐到哪啊?”“西大直街。”“太近了,不去。”

  “师傅,往大庆去不?”两名刚下火车的旅客询问道。“哥们儿,这儿的车都是往平房区方向的,往里点走是拉阿城方向的。去江北、大庆、肇东的,你得上铁路街那头问问。”一位驾驶员告诉他们。

  “今天去阿城的车这么少呢?”23时20分许,一位女旅客拽着行李箱在松花江街沪士大厦前,跟在此候客的出租车驾驶员打听着。“大姐,你上阿城啊?30一位,上车等会儿,再装俩咱就走。”“平时不20吗?”“这么晚了咋的还不涨点啊。”这名旅客跟随驾驶员来到黑AT××09的出租车前。“大姐,您先眯一会儿,要是有人来查,您就说是自己家人,来接您的,千万别说漏了,我该挨罚了。”

  编后

  出租车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动名片”,他们不仅要为公众出行提供方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传递文明的重任。出租车司机在有人值守的白天要展示文明形象,更应在无人值守的深夜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出冰城人良好的文明形象。

  哈尔滨正在创城,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但午夜时分哈站周边一些出租车拼客漫天要价,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加大整治力度,让深夜回家的旅客都能顺利打到守规矩的出租车。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