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乡村教师任教32年 坚守山村只为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2012-08-21 14:02:1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雪菲 黄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效忠和他的学生们。哈报记者黄磊摄

   东北网8月21日讯 58岁的刘效忠1980年踏上三尺讲台,这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在木兰县创造了一个纪录:30多年来在西二屯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西二屯先后有16名学生考入全国统招大学。

  目前,刘效忠在央视举办的“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中,入围30名候选人。

  32年教学,学生一个都不少

  西二屯是木兰县东兴镇五一村的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自然屯,从西二屯外出只有一条沿山靠水库的乡间土路,夏季水库涨水,西二屯就成了孤岛,经常一个多月无法出行。为方便村里孩子上学,1980年木兰县在该屯建校,初中毕业的刘效忠成了该校第一位老师。

  在西二屯,学生因贫辍学是常事。教学第一年,班里8个学生中有4名辍学。刘效忠下定决心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此他几乎投入了全部情感。

  1981年冬季的一天,品学兼优的学生李冬雪没来上学也没请假。放学后,刘效忠来到李冬雪家。跨入门槛的瞬间,刘效忠惊呆了:大冬天窗户没有玻璃,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坐在炕上冻得发抖。李家共9口人,有7个孩子。年龄稍大的李冬雪不仅要帮父母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李冬雪的父亲说:“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再让闺女上学!”刘效忠劝了一个晚上,并承诺帮她垫付学费,李父仍然不同意让李冬雪去上学。晚上冒雪回家时,因为路滑刘效忠将脚扭伤了,可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一瘸一拐地踩着雪路又来到李家劝说。看到刘老师喘着粗气,走路还一瘸一拐,李冬雪的父亲眼睛潮湿了,他对女儿说:“冬雪,你跟刘老师回学校吧,为了老师,你也要好好读书……”

  学生王晶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她与年迈多病的祖父相依为命,无力继续读书。刘效忠主动承担了王晶的全部读书费用,并且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多年后,当王晶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一头扑在刘效忠的怀里,哽咽着说:“刘老师,您就是我的亲爸爸。”

  刘效忠在教育生涯中创造了一个纪录,32年中西二屯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中途辍学的学生。

  “您是我一生的恩师”

  今年,远在天边的“神九”再次成为西二屯村民的热点话题。飞船返回时,村民都集中在魏士武家看电视,其中两个人表情最激动:一个是魏士武,他的儿子魏茂岭参与了“神九”的研发,另一个就是刘效忠,他是魏茂岭的启蒙老师。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魏茂岭,现今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了“神八”的设计。在他写给刘效忠老师的一封信中充满感激:“我庆幸我生在那个小山村,我更庆幸这个小山村有刘老师,我有幸成为您的学生,而且您教了我整整4年。自小到大,我师从于许多良师,您不是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但您是第一个扶我走上知识台阶的人……我知道您的两个孩子已经在城里给您买了房子,出于对我们西二屯孩子们的情感,您一拖再拖至今仍住在西二屯。今天我取得的成绩,与您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偏僻的山村,是您这样敬业爱岗的好教师,把很多像我一样的农民子弟培养成为一个个从小立志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您是我一生的恩师。”

  在刘效忠教学的32年中,20多户人家的西二屯,出了16名大学生。

  家是学校,学校是家

  1980年,西二屯小学校只有两间四处透风的小土屋,一块大黑板、两盒粉笔、四五张破旧的桌椅。刘效忠从家里拿来木板、钉子把桌椅修好,从村里要来报纸带领学生把墙棚裱糊一新,自费买来玻璃和油漆把门窗装饰一新,不到一个月,教室明亮起来,国旗飘起来了,小操场也平坦了,还竖起了篮球架。

  教室是茅草房,每年秋天都要和泥抹墙防寒保暖。可是学校里最大的孩子不过十一二岁,干不了重活儿。30年来,抹墙就成了刘效忠的必修课。2000年,学校因房盖被大风掀掉,学生暂时不能上课,为了不耽误课,刘效忠让年迈的父母寄住到邻居家,却把学生们带回家,直到学校维修完毕。

  2006年,乡政府为西二屯改造学校教室。为减轻群众负担,刘效忠利用课余时间抬石头、垒墙脚。每天早上,他帮泥工们把泥和好,白天上课、课间干勤杂活,晚上睡在工地看材料……几乎日夜守在工地,两个多月后,一所新校舍终于竣工了,刘效忠却瘦了10多斤。

  2011年,西二屯与五一村小学合并,刘效忠随着学生们一起来到了五一村小学,依然做他的乡村教师。但碰到下雨等恶劣天气,担心孩子们在回家途中出现意外,刘效忠就与孩子们一起在校过夜,学校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从事乡村教育30多年,刘效忠有多次机会可以走出大山,但他却一直在坚守,他说:“只要我坚守在山里,就会有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