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近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进入秋季以来,不少市民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口干舌燥,鼻子易出血,喉咙也痒,嘴唇一碰就干裂……据医生介绍,这些症状都是秋燥症的表现,且医院内秋燥症患者呈增长趋势。医生建议,体内已经出现“燥气”预警信号的市民,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但如何预防、如何补水,需要技巧。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李小姐最近很是烦恼,每天晚上洗完澡,或是日常洗了手后,皮肤均会出现紧皱,嘴唇也开始掉皮。“手指和指甲之间开始裂开。”李小姐称,即使是初秋,其指甲缝也有“倒刺”。医生介绍,进入秋季已代表着到了干燥期,由于受到“秋燥”侵袭,人体常常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伴有唇掉皮、牙龈肿痛、鼻子喷热气、便秘等现象。如果皮肤很糟糕的人,一到秋风起的时候,四肢就开始出现皲裂了。
据悉,“秋燥”一般表现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多见于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凉燥多见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温燥初起时多吃水果和汤水即可恢复平衡;凉燥初起时则应该多喝姜糖水祛寒。
责任编辑:强锐